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5 版2024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数字赋能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
本报记者 许霞
“ 数字赋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胜之道,是补齐发展短板的关键之举,也是更新思维方式的应有之义,还是抢抓政策红利的机遇之窗。 ”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持续推进制造业倍增,奋力走出新时代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新路。
据袁方介绍,马鞍山市坚持把制造业“ 智改数转” 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全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3 年,马鞍山市通过广泛宣传、诊改联动、梯度推进、建用平台、示范引领,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 2023 年,我们承办安徽省 1578 人参加的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广应用启动大会;坚持每周举办‘ 数智马鞍山见行动’ 系列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等各类活动 52场,累计培训人数超 2800 人。” 袁方表示,马鞍山市财政拿出 1800 万元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遴选 8 家机构,为 432 家规上企业免费提供线下诊断。
据袁方介绍,按照“ 机器换人—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思路,分类培育、因企施策、梯度推进,马鞍山市中小企业涌现出一大批改造成果。目前,马鞍山市已拥有市级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143 家,省级数字化车间 72 家,省级智能工厂 18 家,在安徽省位居前列。
“ 我们积极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龙头工业企业深化与宝信软件、科大讯飞等专业服务商合作;引导 5376 家企业‘ 触网登云’ ,其中工业企业 2156 家;推广羚羊平台数字化软件服务包,累计有 1573 家企业下单使用,使用金额超 1300 万元,完成率居安徽省前列;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 7 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 12 个、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35 个,省级以上项目数居安徽省第三。” 袁方说。
袁方表示,他们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荣誉支持,马钢股份获国家数字化转型最高荣誉“ 数字领航企业” 称号,长江钢铁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宝武重工入选国家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马钢股份、山鹰国际获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认定,实现马鞍山市零的突破。
日前,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明确的目标,到 2027 年,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1%。
“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 六大行动’ ,分行业、分领域梯次推进企业‘ 智改数转网联’ 。” 袁方表示,马鞍山市将实施“ 数字领航” 链接工程、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区域数字化转型工程,并优化提升数字化转型生态。譬如:建设一批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向其所在行业、产业链的中小企业输出数字化服务,提高平台对中小企业的赋能水平;实施普惠性“ 上云用数赋智” 服务,加快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广应用;积极申报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开展“ 一区一业一样板” 试点示范;加强与羚羊平台系统性对接,每
第 1 页 共 2 页
年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 40 场以上等。
“ 顺应数字赋能的大势,以最强战略定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数字赋能,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市。” 袁方说。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