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福建日报/2024 年/3 月/7 日/第 006 版要闻
推进“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漳州市委书记王进足
本报记者 赵锦飞 苏益纯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是方向和动力,特别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我们深感振奋,更加坚定了今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增效,主抓手就是‘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 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漳州市委书记王进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一年,漳州深入开展“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 活动,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市 13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 12 项增幅居全省前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9%、居全省第二,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进一步夯实基础。
新的一年,漳州将深入开展“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 活动,从三方面发力:首先是深化“ 七比一看”,比拼高质量发展。通过比招商引资、比项目建设、比乡村振兴、看高质量发展实效等竞赛,力促经济回升向好。特别是在“ 比项目建设” 方面,今年来,已推动漳汕高铁、中沙古雷乙烯、漳州核电二期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开工。漳州将继续盯紧抓牢 882 个省市重点项目,特别是 23 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其次是建设“ 五大枢纽”,支撑高质量发展。漳州将聚焦交通枢纽、能源枢纽、物流枢纽、产业枢纽、文化融合枢纽等“ 五大枢纽” 建设,着力构建北联长三角、南接粤港澳的交通物流体系,打造服务和辐射粤、浙、赣、台的重要能源和产业高地,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最后是打造重大载体,承托高质量发展。漳州将深化中菲“ 两国双园” 建设,加快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创建,继续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古雷石化基地,努力把漳州打造成为“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进足表示,近几年来,漳州始终把民生诉求作为X委政府的工作追求,去年漳州将 79.9%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新的一年,漳州将继续通过补强“ 民生六位”,兜好民生底线。扩“ 岗位”,重点提升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质量,新增城镇就业 3.8 万人以上;增“ 托位”,实施婴幼儿照护普惠项目,新增 0~3 岁普惠性托位 2600 个;优“ 学位”,实施
66 个教育项目,新增中小学优质学位 5000 个;拓“ 床位”,实施“ 名医入漳” 圆山计划,推进
47 个卫生健康项目建设;配“ 餐位”,推动新建小区同步配建社区餐厅,建设 30 个长者食堂;建“ 园位”,持续推进 460 个生命公园建设,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