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雅安日报/2024 年/1 月/12 日/第 005 版2023 向雅安人民报告
厚植生态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
——2023 年雅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鲁妮娜
时至隆冬,青衣江畔依旧热闹。水面上,如约而至的各种水鸟飞翔嬉戏;江岸上,市民散步
观鸟怡然自得。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3 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雅安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雅安。
雅州大地上,生态绿色之花正在朵朵绽放。
“ 加减” 之间生态持续向好
2023 年 1 月 31 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公布 2022 年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雅安荥经河(含经河)成功入选。荥经县以完善治河格局、加强生态保护、彰显人文历史、提升便民景观为抓手,使荥经河在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
荥经河的入选正是我市扎实推进美丽雅安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3 年,我市对标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建设要求,立足雅安实际,编制完成《美丽雅安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 年) 》 ,并于 2023 年 12 月 12 日正式印发,我市也成为全省首个出台美丽四川建设地方实践规划的市(州) 。在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确定 2023年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的通知》中,荥经县被确定为 2023 年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 。
我市从生态“ 有效供给” 入手,打响“ 蓝天”“ 碧水”“ 净土” 三大保卫战,抓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绿色“ 加减法”:加法,瞄准自然生态“ 量质齐升”;减法,瞄准污染治理“ 量源双降”,使山川更加美丽。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雅安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综合指数为 3.31,在全国 168 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 24 位,在全省 15 个重点城市中居第 1 位,是全省唯一进入全国前 30 序列的城市;全市 10 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优良水体达标率 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 双 100%” 标准。全市危险废物综合收集利用能力提升至 106.9 万吨。
在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上,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 回头看” 反馈 42 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 10 项问题已完成整改 9 项,剩余 1 项均按时序推进。 第一、 二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共反馈 577 项问题, 已全部完成整改。 历次督察共移交 987件群众信访投诉件,已全部完成整改,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环保问题。
在“ 加” 与“ 减” 之间,雅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铸就动能
推动经济发展
“ 这是一场培训会,同时也是给我们企业‘ 敲警钟’ ,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一次雅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的“ 送法入企” 监督帮扶培训会后,
第 1 页 共 3 页
我市一企业负责人张鸿飞表示。
这样的“ 送法入企” 培训会是雅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常态化工作之一。培训会全面贯彻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 的总体工作要求,坚持精准把脉,助推园区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化,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筑牢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同时,使企业清楚认识到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要求,找准自身短板,主动治污,提高企业环保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执法监管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同向发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此外,雅安市生态环境局立足于市、县两级工作实际,将办案程序、法制审查等内容与信息化管理深度融合, 形成了一套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环境法治管理模式, 并开发智慧法制信息化系统,开启“ 信息化+环境法治+监管服务” 的环境法治能力建设之路。该系统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荣获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案例。 “ 智慧法制信息化系统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了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而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更离不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