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海日报/2024 年/2 月/5 日/第 002 版省内要闻
将责任和担当书写在青山绿水间
——记“ 最美公务员” 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草原管理科科长沈奎
本报记者 叶文娟
他是一名“ 护绿使者”,亦是行走在深山密林中的“ 活地图”。31 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西宁南
北两山的沟沟壑壑,将责任和担当书写在青山绿水间,他就是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草原管理
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沈奎。2 月 4 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发布“ 最美公务员” 评选结果,
20 名同志被评选确定为“ 最美公务员”,沈奎获此殊荣。
苦干,矢志不渝绿化南北两山
初见沈奎,白净斯文,戴着一副眼镜,佩戴X徽,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有关林学方面的书籍⋯⋯当问及他 31 年植树造林的感受,沈奎说:“ 从事林草工作 31 年来,我亲眼见证了西宁市生态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行走在树林里,我都有抑制不住奔跑的冲动。站在南北两山看着满眼的绿色,心里成就感满满。”
“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山上不长草,刮风石头跑。” 这是昔日西宁生态的真实写照。作为省会城市,长期以来就是一座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城市。1978 年,西宁市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从此西宁市依托国家投资开展的国土绿化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1989 年,青海省委省政府、西宁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 绿化西宁南北两山,改善西宁的生态环境” 的战略决策⋯⋯
1992 年,林学专业毕业的沈奎,一参加工作就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国土绿化事业中,先后参与实施了南北山一、二、三期绿化工程,与全市人民一起完成造林 3.44 万公顷,南北两山森林覆盖率由 1989 年的 7.2%提高到了如今的 79%,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 17%提高到 37.4%,草原植被盖度由 2014 年的 56.06%提高到 62.2%,完成了从“ 缺林少绿” 到“ 绿水青山” 的完美逆袭,为西宁市赢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 青绿是我最爱的颜色。” 沈奎说。
每到春天,西宁南北两山,就有沈奎挥锨种树的身影。没有选择,没有抱怨;只有坚韧,只有激情。为彻底改善西宁生态面貌,在 2020 年南北山四期绿化工程规划编制期间,沈奎带领团队走遍南北山的每座山头,深入造林地块反复调研,查看采取哪些措施、栽种哪些品种能够提高绿化成效。许多林场的同志总是津津乐道: “ 我们在林场一辈子,很多山头、很多树种,沈科长比我们还要清楚,真的很了不起!”
实干,逐绿而行守护生态家园
西宁地区一直存在着国土绿化纵深推行难的瓶颈,对此,沈奎始终坚持生态引领绿化布局的工作理念,利用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专业素养,通过反复调研、论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2020 年以来,牵头编写《西宁地区南北山四期绿化工程总体规划》 《西宁市关于开展科学绿化实施方案》《西宁市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方案》《西宁市灌木林保护修复利用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科学推动西宁国土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有一次,沈奎重感冒发高烧,为了不耽误工作,调研结束后,他继续加班加点,对每一个林班小班栽植的树种、使用的措施反复比对,就为达到最好的绿化效果。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开启了南北山绿化的新篇章,有效解决了西宁地区植被稀少、品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不稳定等突
第 1 页 共 2 页
出问题,西宁地区树起的一道道绿色屏障,见证着他作为一名林草人永不放弃的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