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湘潭日报/2024 年/2 月/26 日/第 001 版
奏响奋进强音
——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杨阳 通讯员 刘敏
新年伊始,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奏响奋进强音。
1 月 26 日,我市 2024 年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 土地新政”,创新推出《湘潭市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助推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试行) 》和《湘潭市加强土地利用推进城市更新的若干措施(试行) 》 ,深化改革破解土地要素难题,推动全市土地资源提质增效。
2 月 6 日,在湘潭市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刘志仁宣布“ 土地超市” 正式启用。“ 土地超市” 是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 市资规局”)主导建设的智能化土地资源要素交易服务平台,将有效促进土地供应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日前,省政府传来好消息,《湘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获批。规划的实施将为湘潭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保障。
……
2023 年以来,市资规局笃行实干、奋发作为,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资源要素保障实践和规划探索,以脚步丈量“ 莲城” 大地、以智慧服务城乡发展,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土地要素供给更精准
土地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要素。优化土地要素供应才能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支撑。
市资规局按照“ 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着力支持经济以进促稳” 要求,强化全方位要素保障,推动用地报批更“ 快速”、要素供给更“ 精准”。
土地跟着项目走,用地保障“ 加速度”。市资规局深化重大项目保障专班和“ 2+4+N” 会商调度机制,对 486 个省市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制管理,通过上门指导服务、一线跟踪调度等多措并举,全力服务产业强市“ 千百十” 工程、“ 四区一地一圈一强” 建设。2023 年,全市共获批国有建设用地项目 60 个 3024.5 亩,省、市共审批集体建设用地项目 79 个 897.3 亩,以挑战不可能的精神实现吉利新能源 LCV 商用车、一力物流等各级重大项目用地“ 应保尽保”,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利用两区体制改革契机主动“ 放权增效”,明确 15 项权限由区局直接行使、4 项权限服务前移,产业项目在园区实现闭环,有效减少审批层级,提升审批效率。
在土地进入“ 存量时代” 的背景下,市资规局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我市成为全国 43 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之一(全省仅长沙、湘潭) ,获得与“ 北上广深” 等发达城市、大型城市同等的先行先试权限。出台“ 土地新政”,首批制定 23 项政策措施,从经营性用地和产业用地两端发力,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土地存量转化成经济增量,获得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高度评价。同时,深入推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行动,湘潭县、 湘乡市获批全国首批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县。 全年盘活批而未供土地 12273 亩、 闲置土地 2954亩,以及园区低效用地 2028 亩。创新实施吉利新能源“ 增存整合供地” 和天利恩泽“ 腾笼换鸟”等节地模式,获自然资源部推荐。
为有效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市资规局指导湘潭县成功纳入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明确七项入市工作机制,率先探索实施“ 入市—颁证—银行信授” 机制。目前,该县共入市土地 6 宗 58.63 亩,成交额 1073 万元,实现增值收益 221.5 万元,其中增加农民集体收益 175.4 万元。
第 1 页 共 3 页

规划管控更科学
“ 蓝图” 引领未来。市资规局始终坚持“ 先规划、后实施”,统筹规划管控,切实维护规划权威,确保“ 一张蓝图干到底”。
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国土空间整体框架基本构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通过省规委会审查和环评核查,在总规编制过程中同步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形成市城区控规“ 一张图” 总体纲要成果,打造特色化“ 一张图” 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经验获全省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