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4 年/1 月/26 日/第 009 版要闻
省自然资源厅 建章立制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李全宏
1 月 18 日,山西省政务服务中心的省自然资源厅审批窗口前秩序井然,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办事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感谢,再现了执行廉洁高效审批制度的成果成效。自开展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省自然资源厅着力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的制度机制,依托省市县“ 三级联办” 平台,扎紧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笼子”,为全面加强清廉机关建设、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制度促高效,行政审批再提速
省自然资源厅在全国率先建成 “ 三级联办” 平台并投入运行, 全省 11 个市 117 个县 (市、 区)审批备案涉及到的自然资源领域 104 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实现“ 全业务全流程网办”。
为了规范流程和提高效率, 省自然资源厅对每个事项的必经环节和用时进行了限定, 出台 《行政审批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行政审批接办分离、不见面审批制度》等 10 余项制度,通过“ 机控”形式落实“ 到件即时提醒、办理进度提醒、黄灯预警催办、红灯超时督办” 制度,所到环节一律即时发送短信提醒,采用红、黄灯短信督办和电话催办,确保办件运行顺畅高效。建成“ 三码”智能服务体系,扫码知办理、知进度、知详情,申请人全程监督审批,确保审批阳光透明。
自 2020 年 12 月“ 三级联办” 平台运行以来,共办结各类申请事项 12929 件,平均有效用时
4.2 个工作日,其中 4934 件 1 个工作日办结,一日办结率为 38.16%,和以往相比,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以制度促发展,“ 标准地” 改革有突破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支撑。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山西省“ 标准地” 改革工作指引》等 10 余份文件,压实责任、优化流程、完善政策,有效解决了行政审批繁多、项目无法及时落地、节约集约程度不够等问题。
“ 标准地” 改革将“ 7+N” 项区域评价全部纳入政府统一服务事项名录,由政府免费提供,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了“ 拿地即开工”,进一步促进了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
与此同时,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探索“ 标准地” 交付向“ 地证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