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榆林日报/2024 年/1 月/15 日/第 001 版
塞上大地绘新景 乡村振兴阔步行
——2023 年榆林市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记者 闫景 见习记者 周海月
绥德县薛家河镇村集体经济订单收益集中发放大会上,高粱种植户们手捧沉甸甸的“ 收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子洲县后湾村的宜居示范农房里,喜迁新居的村民沐浴在暖阳之下,对新一年的美好生活满怀憧憬⋯⋯
隆冬时节,万物收藏,但塞上大地依旧生机涌动,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
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铺展。
2023 年,榆林全市上下紧紧围绕“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工作主线,全力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奏响全面乡村振兴的激昂旋律。
培育特色产业
激发动力促增收
连日来,在吴堡县辛家沟镇李家河村、寇家塬镇东庄村等地,林业技术人员以进村入户的形
式,现场指导果农开展吴堡青梨冬季管护作业,为新一年果业丰产、群众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吴堡县依托“ 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 模式,聚力发展壮大青梨产业带动群众
增收致富。截至目前,该县青梨栽植总规模达到 1 万亩,其中 2023 年挂果面积超 1000 亩、产量
400 余吨、产值 560 万元,盛果期青梨亩均收益突破 3 万元。
聚焦大力培育全市特色主导产业目标,2023 年,榆林加快实施 4 个百亿级、5 个十亿级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工程,将 35 万农户牢牢“ 嵌” 在产业链上,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同时,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集体经济“ 薄弱村” 1345 个,全市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16587 元,同比增长 15.4%。
就业帮扶方面,榆林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持续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支持就业帮扶基
地(社区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