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雅安日报/2024 年/1 月/10 日/第 015 版2023 向雅安人民报告 三农成效
沃野桑田绘新景 乡村振兴势如虹
——2023 年全市“ 三农” 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李丽 郑雨莎
“ 农,天下之大业也。”
回眸 2023 年,雅安乡村最令人难忘的景象是什么?
是一月名山蒙顶山上被皑皑白雪覆盖的茶园?还是三月芦山万亩粮经复合园粮油(思延)示
范基地里的五彩油菜花田?或是九月荥经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里遍地金黄的稻穗⋯⋯
过去一年,雅州大地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着墨更深、色彩更浓。
2023 年,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以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为目标,坚守底线、托底压舱、聚力赋能、示范引领,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守好“ 两条底线”
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
“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
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是农业农村部门义不容辞的ZZ责任和不容有失的底线
任务。
2023 年,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雅安片区实施方案》,明确
市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 1000 万元资金用于支持粮食生产。
如何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打造更高水平的“ 天府粮仓” 雅安片区?在雅安的田间地头,答案显而易见。
去年 5 月,芦山县万亩粮经复合园粮油(思延)示范基地里油菜迎来丰收。收割机轰隆的作业声响彻田野,菜籽随着机器的运行卷入旋转刀头中,进入内部存储仓,油菜壳和油菜秆则在脱粒后碎化落地,为接下来开展稻油轮作提供充足养料,持续增强土地种植肥力。
去年 10 月,这一基地的旱稻也迎来丰收。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的稻浪中,机械的轰
鸣声奏响了秋日“ 丰收曲”。
从油菜到旱稻,同一片土地上不同季节的收获,是“ 粮经统筹” 模式在雅州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更描绘了雅安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好“ 丰” 景。
2023 年,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示范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广“ 粮经统筹” 模式,按照适区适种、适种适制、优势互补的原则,科学统筹粮经产业协同发展,聚力打造 8 个万亩粮油(粮经)示范片,建成省三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1 个,市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10 个。
据统计,2023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在 105.7 万亩以上,产量在 36.3 万吨以上,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 米袋子” 的基础。
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我市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
第 1 页 共 4 页

面推行“ 田长制”,严格落实耕地优先序,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严控“ 非粮化”。
2023 年以来,石棉县迎政乡全面落实“ 田长制” 工作,本是村会计的官春华有了新身份——村级巡田监管员。担任“ 田长” 后,每周官春华都要在村里的田间走上几圈,实时监管村里的耕地动态。
过去一年,全市各级“ 田长” 奔走田间地头,助力我市实现耕地保护监管“ 全覆盖、无死角”。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
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的必然路径。
2023 年,我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完成 6.3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提高粮油、粮经复合园区高标准农田占比,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开展“ 三大行动”
夯实产业振兴发展根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
如何夯实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根基?2023 年,市农业农村局聚力开展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农业园区示范引领行动、农旅融合互促发展行动,擘画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崭新图景。
雅安自然生态优美、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孕育出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 五雅” 特色优势产业,一直以来广受市场认可。
“ 蒙顶山茶” 品牌价值达 49.6 亿元、 连续七年入围全国前十强,“ 雅安藏茶” 品牌价值达 29.69亿元、位居全国黑茶类第五位,鱼子酱全球市场占有率 12%、全国排名第二,“ 汉源花椒” 综合品牌价值达 61.04 亿元,“ 石棉黄果柑” 品牌价值达 14.48 亿元⋯⋯过去一年,我市全力做好“ 土特产” 文章,培育健全“ 雅字号” 农产品品牌体系,建立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对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进行奖补,积极参加西博会、农博会、茶博会、绿博会、 “ 天府粮仓” 精品全国推介等展示展销活动,进一步打开“ 五雅” 特色优势产业知名度,“ 五雅” 特色优势产业效益突出。
强产业、树品牌。据统计,2023 年,全市新增“ 两品一标” 农产品 50 个,累计认证 619 个,稳居全省第一,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突出。此外,我市大力推广“ 一村一品”“ 一镇(乡)一业”,石棉县美罗镇、宝兴县硗碛藏族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农业园区是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窗口。去年以来,我市锚定创建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奋
斗目标,全市各县区铆足干劲,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走进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天全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 200 余个直径 20 米的圆形养殖池逐一排开,不同品种的鲟鱼畅游水底。经过十年的生态养殖,该园区已成为国内唯一集鲟鱼繁育、养殖、加工、销售和休闲于一体的水产全产业链园区,产出的鲟鱼子酱全球市场占比达 12%,成功构建起新型“ 雅鱼” 产业体系。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 一园一策” 推动园区建设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以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