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日报/2024 年/1 月/9 日/第 007 版专版
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省实施乡村服装产业“ 百镇千村” 行动,在全省扶持培育 100 个以上的乡镇、1000 个以上的村,打造乡村产业样板;出台《乡村康养旅游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开展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方便酸辣粉市场份额占全国 80%以上,持续巩固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的支柱地位。
当前,我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我省加快发展纺织服
装、文化旅游、绿色食品在内的九大乡村富民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服装产业“ 百镇千村” 行动 打造乡村产业样板
寒冬,室外温度接近零摄氏度,邓州市穰东镇服装产业园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机车轰鸣中工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宸翌服饰、九伊格服饰、时利和服饰等一批服装加工项目正热火朝天地生产。
“ 全镇服装品类从原来单一的男女裤、中山装等,发展到针织、羽绒服、棉服、工装等品类全覆盖,产品品质从中低档为主发展到高中低档全覆盖。 ” 穰东镇X委书记耿飞介绍,该镇通过打造更多优势服装产业,来丰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业态,不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层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不仅是邓州,据统计,河南目前有 50 个左右的县域在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并将其列为主导产业。河南安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地均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事实上,河南发展服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乡村服装产业,前期投入小、无污染、风险低、见效快,河南省有较大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区位、交通、市场等比较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难度相对较小。河南省通过细分服装产业品类做成了大产业,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实现换道领跑,发展壮大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郑州女裤,南阳邓州男裤,安阳北关区婴童服装,商丘睢阳童装、睢县休闲运动鞋,周口项城医护服、鹿邑羊毛衫,信阳光山和濮阳台前羽绒服等已经形成特色产业。
如何壮大乡村服装产业,我省动作频频。省委、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把轻纺产业集群作为全省六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着力培育壮大。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河南省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 百镇千村” 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 ,抓住东部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契机,在全省扶持培育 100 个以上的乡镇、1000 个以上的村,因地制宜发展毛衫、鞋帽、防晒服、童装、女裤等,打造乡村产业样板,建立安全、绿色、智能等标准体系,树立乡村工厂标杆。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的“ 2023 年河南省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 在浙江开班,培训主要围绕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展开,来自河南省 10 个省辖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及有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基础的 90 个村X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旨在着力发现培养一批乡村致富带头人,更好发挥引领带头作用,推动河南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乡村服装产业发展中,河南探索出“ 中心工厂+卫星工厂+协作点” 等有效模式,不仅能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还可以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实现“ 挣钱顾家两不误”。
第 1 页 共 3 页
同时,带动农村劳动力从单纯务农到务农加务工、再到职业工人的身份转变,促进群众生产生活
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发展服装,致富老乡。河南发展乡村服装产业,也形成了以增加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收入为根本的良好局面。如今服装行业实施的“ 巧媳妇工程” 在河南也展露成果,已建成“ 巧媳妇” 卫星工厂 6800 多个,整合培训 70 万服装产业大军,带动近 20 万家庭致富,年构建优质产能规模 1500 亿元。一大批年轻农民,走出家门走进工厂,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凭着技术奔小康,日子越过越旺。
乡村服装产业对场地要求并不苛刻,确权到村集体的就业帮扶车间及闲置的学校、厂房、村室、宅院等都可以使用,所产生的租金则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村集体也能统筹利用资金、资源,领办创办服装加工点,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光山县白雀园镇双轮村,用活集体经济资金,建成“ 巧媳妇” 服装加工基地,吸引公司入驻,通过租金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 4 万元。
“ 实施乡村服装产业‘ 百镇千村’ 行动是河南省乡村振兴局等在全面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与相关部门一同推进的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大举措,既符合河南省情,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全省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省乡村振兴局X组书记、局长刘保仓说。
开展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 评选认定 235 个示范村
豫西山地海拔 1223 米的栾川县陶湾镇协心村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在协心村“ 静水山居” 民宿中,有一处小木屋,名字叫“ 光头强的家”。
“ 小木屋是我对照《熊出没》动画片中的场景打造的民宿亲子休闲区,没想到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 静水山居民宿老板常石宝说,“ 好多年轻游客奔这儿来就是享受慢生活的。”
打造慢生活“ 打卡地”,协心村先后建成 30 公里长的国家级登山步道、10 公里长的山地自行车道、露营基地、足球场等设施,让城里的游客放下高压的工作和生活,享受乡村慢时光。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