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忻州日报/2024 年/1 月/8 日/第 001 版
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我市高质量推进乡村 e 镇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李春平
总投资规模 46.2 亿元,年度总产值达 16.7 亿元,年度网络零售额约 3.8 亿元,年度新增市场主体 352 户……这是截至目前,全市 12 个乡村 e 镇建设取得的成果。如今,乡村 e 镇建设正在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发展乡村 e 镇是市委、市政府助推乡村振兴、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设市场主体集聚平台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构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培训孵化体系、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电商销售体系“五大体系” ,立足特色资源,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推进乡村 e 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质提速。
多点发力助发展
在乡村 e 镇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提出明确要求,并深入各县(市区)调研指导。市商务局持续加大对乡村 e 镇建设工作统筹推进、督促指导力度,推行月调度、周报送、周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乡村 e 镇工作动态,定期安排相关重点工作,凝聚上下攻坚合力,确保乡村 e 镇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领导重视、组织带动、政策支撑、多点发力、多管齐下……我市相关各部门高速运转、积极
发挥职能作用,相关人员主动作为,对乡村 e 镇建设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为全市乡村
e 镇发展当好无微不至的“贴心保姆”,当好跑得勤、跑得快的“店小二”,并依托当地优势产业,通过明确产业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等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乡村 e 镇建设。
“五大体系”拓市场
在推进乡村 e 镇建设工作中,全市围绕“五大体系” ,全面抓实服务保障。一是加快建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产品展示体验中心,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产品网货化、标准化等服务能力。二是引导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统仓共配、降本增效。三是依托乡村 e 镇电商产业培训孵化中心,大力培养本土电商企业、电商带头人和本地网红,提升本土直播机构业态创新能力、服务运营能力和网红带货能力。12 个乡村 e 镇累计开展培训 8675 人次,其中转化就业人员 865 人,共培育商业带头人 71 名,累计孵化 84 名粉丝数量达 1 万以上的网红。四是完善电商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以龙头电商企业为主的产业链条,带动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快递企业、电商服务企业集聚发展。12 个乡村 e 镇培育引进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34 家,新增市场主体 352 户,其中开展电商业务市场主体 213 户。五是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