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东建设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3 版
乘数字浪潮而上 广州白云谱写智慧城管新篇章
陈小珊 易鹏 郑浩茵 陈传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数字浪潮奔涌而来,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城管局)勇立潮头,紧跟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白云智慧城管”运营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数字化转型,为谱写白云区高质量发展篇章提供了城市管理“数治”支撑。2023 年, “白云智慧城管”获得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奖。
在这场城市管理与数字浪潮的双向奔赴中,一个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的白云画卷
正徐徐展开。
万物皆可物联
这是感知能力的提升
白云区总面积达 795.79 平方公里,下辖 20 个街道、4 个镇,常住人口近 400 万,具有城市、城中村、农村等多元城市形态……范围大、对象广、任务重,对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白云区城管局整合各类数据信息资源,以数字赋能大胆破题。
“黄石街马务社区 007 网格有一处商户占道经营。 ”在白云区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视频摄像头的自动抓拍识别功能,发现占道经营情况后,快速审核生成工单,再快速流转至黄石街马务联社,提醒该街有关工作人员安排处理。
实时科学调度的背后,是“白云智慧城管”运营服务平台的加持。2017 年,白云区城管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利用 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以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智慧运营服务平台。 “万物皆可物联、万物皆可编程,一切尽在掌控当中。 ” 白云区城管局X组书记、 局长郑柏生介绍, 该平台利用摄像头、 土壤、 PM2.5、气味监测等一系列传感设备,将 6 万余个城市部件、1.7 万余个城管物资等进行“数字上图” ,通过统计报表,于“一张地图”中就能知道整个城市管理的基本状况,不仅持续提升城市感知能力,实现部件管理可视化、人员(物资)管理线上化、作业管理工单化、群众参与多元化。
在注重数据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的同时,该局也更加关注数据本身的真实性。郑柏生介绍,会
根据实际情况对平台进行迭代更新,不断优化和完善数据资源,保障数据真实可靠。
如今在白云区, 城市管理的诸多细节信息, 正通过各种传感设备第一时间传达到 “中枢大脑” ,为科学快速调度处置城市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群众需求
这是为民初心的体现
数字化时代的当下,数字政府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在一串串数
据里,为民的初心又是如何彰显?
民生无小事,白云区城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数字化发展更多体现在城市的温情服务中。
针对环卫收费不方便、难以监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白云区城管局开发环卫收费系统,通过小程序缴费实现环卫收费金额透明、应收尽收、一键缴费。 “用小程序交垃圾费还挺方便的,系统还会定时提醒交费,还能开电子发票,感觉更规范,收费项目更透明。 ”使用过小程序的市民刘小姐表示。
这是白云区城管局利用信息智慧为民服务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群众获得
第 1 页 共 3 页
感、幸福感、安全感,已在白云区变得越来越常见。开发“穗云智慧城管”小程序,拓宽政府治理和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渠道,构建起问题随时拍、进度随时查、结果随时评的闭环共治体系;研发燃气智能安检模块,打造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群众共治、动态闭环的燃气设施安全监管系统,实行入户安检,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应用“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右侧盲区安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以减少右侧盲区导致交通亡人事故的发生;创新余泥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