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十堰日报/2024 年/1 月/10 日/第 008 版特别报道
勇当“ 开路先锋” 铺就康庄大道
——十堰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巡礼
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孙双 施思
水陆空铁,络绎不绝;通南达北,承东启西。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串联起苍莽秀美的山林、碧绿澄澈的江水、绿色崛起的车城。地处秦巴腹地的十堰市,向外的通道持续打通,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2023 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开路先锋” 的使命定位,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交通强市建设计日程功,以高效能交通运输支撑十堰高质量发展。
聚焦“ 立体交通” 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一个个交通建设项目, 既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手笔, 也是加速追赶超越的新引擎。近日,记者走进热火朝天的交通项目建设现场,深切感受到十堰发展的强劲脉搏。
在十巫北高速公路汉江特大桥施工现场,装载车往来穿梭,工人们忙碌施工,南北两岸索塔已封顶, 目前已进入斜拉钢索施工阶段⋯⋯去年以来, 市交通运输局始终牵牢交通项目 “ 牛鼻子”,建立常态化项目调度机制,全力以赴抓重点、破难点、疏堵点,全年实施重大交通项目 52 个,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160 亿元,市本级争取到位部省补助资金同比增长 100%,为全市稳投资、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抢抓“ 十四五” 规划中期调整和省道网调整机遇,12 条国道项目“ 进规入库”,2 条省道拟调整为国道,14 条农村公路拟提升为省道。交通强国试点即将获批。十巫北高速公路完成总投资的 70%,十巫南高速公路实质性开工,房神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十巫高速公路北延段启动前期工作。全年建成一二级公路 90 公里,城市向东发展快速通道城区段即将建成通车,十房一级路等“ 6+1” 干线通道建设全面提速。
聚焦“ 民生交通” 城乡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 以前我们这儿全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出门办事很不方便。现在修了柏油路,出行方便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村民顺势办起农家乐。 ” 日前,郧阳区城关镇桃花沟村X支部书记何国勇向记者讲述泰堰路修通后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
为畅通乡村道路“ 毛细血管”,助力乡村振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在“ 建管养运” 上下功夫,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好“ 民心路”。
持续优化基础网络。加快实施普通公路养护提质三年攻坚行动,完成大中修工程 210 公里,创建美丽国省道 70 公里,美丽农村路 100 公里,打造市级样板路 4 条,建成星级服务区 83 个。以乡村建设“ 六件事” 为引领,加快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 1441 公里,完成投资居全省第一。深化“ 四好农村路” 示范创建,竹溪县、郧阳区成功创建“ 四好农村路” 全国示范县、全省示范县,张湾区柏林镇等 7 个乡镇创成全省示范乡镇。
持续优化出行体验。新增“ 敬老爱老” 公交线路 4 条,开通“ 三站一场”、重点景区直通车线路 10 条,完成三堰客运站提档升级,开设火车站北广场换乘服务站,城市公交上线运营“ 微信+” 周边游,竹山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通达“ 校园直通车”。乡镇客运站和建制村候车亭达标行动全面收官, 建成 4 个三级以上客运站、 12 个乡镇综合服务站。 加大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力度,全市新增通公交行政村 188 个,通公交乡镇、行政村率持续提升。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创成部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1 个,打造融合线路 10 条,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聚焦“ 绿色交通” 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第 1 页 共 2 页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大交通汇聚绿色低碳发展大能量,激活“ 山水车城、宜居十堰” 建设大气场。
供应链物流发展持续壮大。注重产业架构搭建,建立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招商、重点项目“ 四个库”,形成资源布局一张网、供需匹配一套表、重点任务一方案、课题研究一专班的“ 四个一” 工作机制。基本完成全市物流枢纽(园区)空间和功能布局规划编制。十堰市快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