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禁毒报/2024 年/1 月/12 日/第 001 版
用热血和勇气书写英雄史诗
——记 2023 年度“ 最美退役军人”、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队
长安晓华
本报记者 宋米亚 通讯员 张锦难
2023 年 11 月 27 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ZZ工作部联合发布 2023 年度“ 最最美退役军人” 先进事迹。
19 名熠熠生辉的“ 最美” 名单上,只有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队长安晓华,被刻意隐去了正面照片。
入警 19 年,安晓华和战友协作缴获各类毒品 1.5 吨,打入犯罪团伙 12 次。每一步,都行走在刀尖上,因为他的对手是最危险的毒贩。
隐去照片,是一种关爱和保护,也是特别的礼赞。
12 次卧底侦查,历经生死考验
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执法调查队队长,安晓华荣获过个人一等功 2 次、二等功 1 次、三等功
4 次,2022 年获评“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2023 年获评“ 十大国门卫士”“ 最美退役军人” 荣誉称号。“ 我深知,我的每一次成长进步、获得的每一份荣誉,它不仅仅属于我,更属于那些长眠于祖国边防线上的英烈,属于长年累月驻守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边陲海岛、国门口岸的战友们,属于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时时刻刻以边关为家,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壮丽英雄史诗的每一名戍边人。” 安晓华说,入警 19 年来,他只是履行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
安晓华于 2004 年 6 月从云南省警官学院毕业入警原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经过派出所、一线边防检查站等岗位锻炼后,2012 年他怀着投身禁毒事业的理想,成为了一名缉毒民警。
被分配到边境某派出所,也就是刚刚参加工作的第 2 天,他就与战友一起赴外地执行抓捕吸毒人员的任务。“ 抵达目的地后,抓捕行动并不像想象中顺利。” 安晓华回忆,吸毒人员分散在山洼的几个窝棚里,当安晓华和战友冲入其中的一个窝棚时,警觉的吸毒人员反应很快,其中一人持火药枪与他们对峙,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对峙中,战友对持枪者严正警告,安晓华则看准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去,夺掉枪支,将持枪者按倒在地。当天的行动,共捣毁 3 个吸贩毒窝点,抓获吸毒人员 49 名,缴获枪支 2 支。安晓华的缉毒之路由此开启。
安晓华奋战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一线,从定点查缉到外出侦办、从设伏到堵卡,从现场抓捕到化装侦查,先后参与专项行动 20 余次,化装打入犯罪团伙 12 次,成功摧毁贩毒团伙 6 个,参与侦办刑事案件 200 余起,抓捕犯罪嫌疑人 350 余名,缴获各类毒品 1.5 吨。
特别是在侦破 2017 年系列走私运输毒品案、“ 2018· 10· 25” 武装贩毒案、“ 2019· 05· 16”特大走私贩卖毒品案、“ 2020105· 12” 特大毒品运输案等案件中,安晓华展现了精湛的禁毒业务技能、高超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对X忠诚的ZZ本色。
安晓华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曾被 3 个毒贩用枪指着头。“ 恐惧在所难免,但我不能绝望。 ” 回忆起当时的危险情景,安晓华平静地说,关键时刻,我只想把毒贩绳之以法,其他的来不及多想。
“ 缉毒战场上,我们从不退缩、决不妥协”
在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有一个秘密一直藏在大家心中,这个秘密就是几盆兰花。它们是原保山
边防支队案件侦查队教导员陈锡华生前所种,一直被安晓华和战友们照看着。
“ 保密的对象只有一个,就是陈锡华的爱人,因为怕嫂子睹物思人更加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