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鹤壁日报/2024 年/1 月/31 日/第 003 版专题报道
实施“ 2346” 工作法 探索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 枫桥经验”
——以高标准主题教育助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之一
本报记者 王峥 通讯员 董义婷 梁誉文 整理
基层应急管理一直是应急管理的重难点和薄弱点,基层风险识别、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是基
层治理难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探索实施“ 2346” 工作法,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化解风险、消除隐患,引导群众识险避险、自救互救,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逐渐形成了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 枫桥经验” 鹤壁实践。
我市连续三年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双下降”,“ 零事故” 创建工作成效位居全
省第一。
X建引领 支部带动
把X的领导贯穿基层应急管理全过程
“ 2346” 工作法的“ 2”,即坚持X建引领,支部带动。
加强X的领导。建立X组织统一领导、政府各部门依法履职尽责、各类组织机构协同、人民
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应急治理体系。创建X员示范岗、先锋队,吸引X员干部积极参与。
纳入创优工程。以“ 五强” 乡镇、“ 五优” 街道、“ 五星” 支部创建为载体,将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纳入创建内容。
完善社会参与。建立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引导群团组织共同参与。联合市财政局推出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实施办法,鼓励群众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在各级各部门、基层群众中大力推选“ 最美应急先锋”“ 最美应急人”,推动实现“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强化“ 三基” 工作
把夯基固本贯穿基层应急管理全链条
“ 2346” 工作法的“ 3”,即强化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
强化基层组织。推进乡镇(街道)“ 1+6”(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应急文化主体街区)和村(社区)“ 1+2+3”(安全劝导站,应急响应队、应急避难场所,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应急消防协调员)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全市 1018 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安全劝导站,组建应急响应队 1026 支21417 人,明确灾害信息员 1027 人、应急消防协调员 1028 人、安全劝导员 7069 人。
强化基础工作。成立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宣讲队伍,扎实开展应急宣讲“ 五进” 活动。定期组织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综合普查,台账化管理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