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健康报/2024 年/2 月/7 日/第 004 版新闻
以法治建设赋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2024 年全国卫生健康法治工作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刘嵌玥
在 1 月 29 日召开的 2024 年全国卫生健康法治工作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健康法治工作者立足工作实际,紧扣重点任务,在经验交流中汇聚解题思路,构筑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法治建设新愿景。
瞄准立法切口
做实健康文章
地方立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发挥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试验性作用,做实健康文章?各地瞄准卫生健康领域的热点、痛点、堵点问题,将问题的关键节点和突出矛盾作为立法选题的突破口,探索开展“小切口”立法,推动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大问题”。
天津市及时总结和运用疫情防控有效经验,制定《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压实各方疫情防控责任。为织牢基层医疗卫生网底,天津市以规范和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制定《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若干规定》 ,将X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定职责和具体要求。此外,该市制定《天津市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 ,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机遇,引领和促进基因和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天津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 ,固化院前医疗急救“天津模式” ,进一步明确当地群众能获得哪些、怎么获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阅看江苏省卫生健康立法制规的“答卷”,“小、快、灵”的立法模式贯穿始终,在基层卫生、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中医药发展等多方面作出了探索性、突破性规定。 《江苏省基层卫生条例》自 202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今年 1 月经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 5 月 1 日起实施;《江苏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条例》已提请省政府审议;《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已完成实施情况评估。 “同时,内部狠抓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修订委机关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备案率、规范率、及时率均达 100%。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X组成员、副主任张金宏表示。
上海市积极探索融合立法, 促进 “健康入万策”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付晨介绍, 自 2023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 ,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上海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的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推进爱国卫生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型,对推动城市发展与维护个人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 2023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的《河南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 ,有效巩固了基层医疗卫生网底。河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和绩效评价成绩排名全国第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率排名全国第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地位更加牢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更加明显。
强化法治之力
劲吹清正医风
加强医疗机构法治建设,是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地在法治医院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责任落实、考核评估、示范引领全链条治理机制,以清风涵养医风。
第 1 页 共 2 页
为打牢法治医院建设基础,山东省制定《医疗机构法治建设评估工作方案》及参考指标,框定工作力量、风险防控、依法执业、法治宣教等重点领域,设立一级指标 7 项、二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