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焦作日报/2024 年/2 月/1 日/第 A01 版
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看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如何以奋进之笔书写高品质健康服务
“ 示范答卷”
本报记者 朱传胜
2023 年,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带领全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可贺的成绩:肿瘤科、妇产科、神经内科获批全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肿瘤科获批第五批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焦作市糖尿病防治中心、焦作市慢阻肺防治中心先后落户该院;获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授牌,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认证单位;通过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认证并荣获“ 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 称号;荣获“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PUMICE 研究项目” 一等奖;8 个项目获批 2023 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构建“ 7+N” 精细化便民服务体系,作为我省“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现场观摩示范单位和“ 便民就医少跑腿” 七大举措试点单位,迎接省内外多个代表团来院调研。在 2023 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全国推进会上,该院X委书记于拥军作为全国地市级医院先进项目单位代表(全国两家)应邀分享经验⋯⋯一个个荣誉接踵而至,该院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全方位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高水平医疗服务惠及民生
作为全市医疗机构排头兵,2023 年,该院坚持苦练“ 内功”,努力让患者不出焦作就能享受高水平诊疗服务。
这一年,学科、专科建设频传喜讯:肿瘤科、妇产科、神经内科获批全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
中医肿瘤科获批第五批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
这一年,各类中心创建、认证、授牌接连不断:该院获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我市首家
临床骨科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中心落户该院,开启智能骨科诊疗新时代⋯⋯
这一年,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启动小儿先心微创技术治疗,填补我市此项技术空白;成功完成全市首例高难度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开展焦作首例经超声引导联合心电定位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这一年,科研发明领域不断突破:8 个项目获批 2023 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荣获“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PUMICE 研究项目” 一等奖;成立护理科研创新小组⋯⋯
这一年,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大奖:组织带领焦作市参赛队斩获 2023 年河南省病案专业技能大赛冠军;肿瘤内科一区陈彦民医生在“ 中青年病例演讲比赛-浙豫冠军赛” 中荣获一等奖⋯⋯
这一年,在全国行业大会中崭露头角:在 2023 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全国推进会上,于拥军作为全国两家先进单位代表之一,应邀分享经验;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暨第三届公立医院绩效大会,并接受颁奖。
这一年,各类荣誉接踵而至:该院顺利通过考核验收,蝉联“ 河南省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妇产科荣获焦作市“ 五一” 巾帼奖状;创伤显微骨科主任倪国骅获评河南省教科文卫体“ 优秀工匠人才”,全市唯一;肿瘤内科一区主任李丽获评大河报“ 好医声” 科普专家。
不仅如此,该院还重点发力多学科联合诊疗。目前,该院组建 MDT 团队 22 个,大力开展多学科会诊协作,全力打造“ 绿色通道急救圈”,持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第 1 页 共 3 页

围绕改善就医体验下功夫
贴心举措让群众看病更舒心
2023 年,该院持续实施便民就医七项举措,加快落实医疗服务十大目标,努力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瘀点、难点,筑牢医疗服务新高地。
推行院内智能导航服务,让患者看病“ 不迷路”。去年 4 月,该院成功上线院内智能导航服务系统,提供实时定位导航服务,引导患者快速准确到达目的地。
预约检查不扎堆,门诊患者医技检查 24 小时完成。通过实施此项举措,该院实现了门诊患者医技检查 24 小时内完成,病人等候时间平均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