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4 年/2 月/29 日/第 002 版聚焦
多管齐下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银行将优化考核与尽职免责
制度
本报记者 陈植
为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部门持续“ 放大招”。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部署,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金融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意义,强化使命担当,精心谋划、统筹推进、狠抓落实。
一位城商行产品创新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针对每篇大文章,银行都设立了专门的牵头部门,由分管副行长等高层直接负责,一方面设立专门的授信额度,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业务发展,力争各项业务增速不低于银行整体业务增速,另一方面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在实际操作环节面临的诸多挑战,通过完善绩效考核与尽职免责制度,鼓励一线员工做大市场蛋糕。
记者获悉,目前,多家城商行也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纳入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一面将更多支行改造成“ 科技支行”“ 绿色支行”“ 养老支行” 等,面向当地中小科技企业、企业减碳环保经营、老年人等不同群体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一面则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持续增强对五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银行还需解决多项挑战,包括如何给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与科技能力精准定价,解决他们的无抵押融资需求,以及如何在银行内部优化尽职免责考核机制,鼓励业务团队敢于向更多初创期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处于环保技术研发阶段的绿色企业放贷。
上述城商行产品创新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要让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项业务顺利发展,银行还需做好三件事,一是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等机构深化合作,因地制宜地推出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解决当地养老、科技、绿色环保、普惠等众多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进一步优化尽职免责机制,鼓励各分支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三是打造专门的服务团队,向科技、养老服务、小微、绿色环保企业提供涵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他看来,此次座谈会还着重强调“ 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审贷放贷、资金申报和存续期管理,将央行再贷款优惠政策通过各金融机构精准传导到各重点领域”,目前他们正研究如何进一步用好央行再贷款政策,继续扩大普惠金融的涵盖面,尤其在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放宽后,他们力争今年普惠金融信贷增速同比更大幅度增长。
银行着手完善服务能力
上述城商行产品创新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去年底以来,他们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重
要的业务发展战略,不断倾注更多信贷资源。
“ 在实际操作环节,我们发现当前科技、小微、绿色企业仍面临较大的融资难问题。” 他指出。具体而言,多数科技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创新研发,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因此融资需求相当旺盛,但与此同时,多数高科技企业属于“ 轻资产运营”,创业初期经营现金流偏弱,财务指
第 1 页 共 3 页

标也不够出众,银行传统的信贷评价体系较难发现识别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导致信贷投
放覆盖面相当有限。
这种状况同样发生在众多小微、 绿色企业身上, 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与财务数据不够全面,银行风控部门往往不敢同意放贷。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此次座谈会上,央行相关部门要求银行机构一方面需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做好审贷放贷、资金申报和存续期管理,将央行再贷款优惠政策通过各金融机构精准传导到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需提升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