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日报/2024 年/1 月/18 日/第 013 版经济
截至 2023 年 11 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3.13%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本报记者 欧阳洁
核心阅读
推动金融机构以数字金融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监管部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 “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监管部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引导
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通过“ 精准画像” 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浙江缘森生态环境科技公司是一家为企业提供环保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邮储银行宁波分行在与国家税务总局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联合开展的“ 春雨润苗进园区”活动中,了解到企业纳税信用和经营情况良好,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碳资信评价中获得 AA级。
“ 碳资信评价是对企业在‘ 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 时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的评估,金融机构将此作为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评价审核依据。 ” 邮储银行宁波分行负责人介绍,银行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发放“ 碳资信” 贷款 740 万元,适用绿色贷款优惠利率。
宁波聚集大量民营中小企业。截至 2023 年末,全市 138.63 万个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 96%。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调查发现,当前,小微企业不仅关注信贷额度和资金价格,也关注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和效率,不仅希望获得资金结算、现金管理、法务咨询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还希望获取相关市场信息资讯,对金融机构服务效率和便利性的要求在提升,希望获得便捷的贷款申请通道、高效的审批流程和多样化的服务渠道。
数字普惠是宁波普惠金融改革的特点。 “ 我们努力搭建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实现政务数据和金融数据共享共用,引入纳税信用评价、诚信经营、行业管理等标签信息对小微企业‘ 精准画像’ ,将企业名单点对点推送给银行。初步统计,近两年已经向银行机构推送各类小微企业超 15 万户。”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局长孙世重介绍,目前,针对小微金融服务难点,宁波正在开展专利质押线上登记和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等试点。
金融机构以数字金融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江苏银行开展“ 智慧金融进化” 工程,与智慧城市、数字政务等小微企业集聚的生态场景链接,融入地方征信大数据中心、人才云平台等场景,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生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性。
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才能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 通过分类分级和监管评级,以‘ 点’ 的监测实现‘ 线’ 的监管,再到‘ 面’ 的监控,真正使‘ 五大监管’ 形成五维一体的监管架构,共同保障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说。
第 1 页 共 2 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 截至 2023 年 11 月末, 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8.51
万亿元, 同比增长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