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4 年/1 月/11 日/第 011 版农村金融
北京农商银行 探索开创首都乡村振兴 “ 金融助理” 派驻新模式
本报记者 徐绍峰 通讯员 杨小雅
因“ 农” 而生,向“ 农” 而兴。北京农商银行始终将金融服务“ 三农” 作为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核心。 通过深入学习运用 “ 千万工程” 经验案例, 该行围绕北京市新一轮 “ 百千工程”,探索开创了首都乡村振兴金融助理派驻新模式,对乡村振兴所需资金、人才、服务进行精准直送与专业投送,助力首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日,随着密云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农商银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在与密云区委组织部的深入合作下,该行选派了 37 名ZZ强、业务精、作风实的专业骨干作为首批“ 金融助理”深入密云区 17 个乡镇、19 个行政村,深度参与乡村建设一线工作,开展“ 融技+融资+融智” 的先行先试,更好地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贡献金融力量。
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案例
做好“ 四篇文章” 推动金融支农形成更多生动实践
“ 千万工程” 深刻改变了浙江万千乡村的面貌,是造福浙江农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作为首都金融支农主力军,北京农商银行深入学习“ 千万工程” 经验案例并加以运用,以优质服务助力首都乡村振兴。该行将做好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助推乡村基层治理这“ 四篇文章” 作为派驻乡村振兴金融助理的具体目标,通过以更多金融活水更精准浇灌乡村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村资源要素活化并流向配置洼地,做足“ 金” 的成色。该行用更多金融资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将融技、融智与融资高效集成,拓宽“ 融” 的内涵;用更多金融技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畅通农村资源变资金的渠道,让农村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 7 × 24 小时的贴身服务,加大“ 助” 的力度;用更多金融人才助推乡村基层治理进步,实现政银X建互联互促,增强“ 理” 的质效。
秉持“ 改制不改向” 的初衷使命
坚持“ 五项原则” 切实践行农商银行责任担当
作为国务院首家批准组建的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北京农商银行始终秉持 “ 改制不改向”的初衷,并将其深植于战略发现、经营管理、责任履行的方方面面。
该行将金融支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主责主业,切实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和实施乡村建设的新时代行动中。本次乡村振兴“ 金融助理”派驻明确将“ 不挤占村级编制、不享受任何报酬、不增加村级负担、专注金融服务、保持人员稳定” 写入工作基本原则,专心、专业、专注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将X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真正落地为深入田间地头的行动中。
积极探索金融助农全新模式
聚力“ 六项职责” 助力首都乡村振兴全面实施
在注重区域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