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日报/2024 年/2 月/19 日/第 007 版财金
财政优化资源支持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曾金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记者从财政部获悉,2024 年,财政部门将在政策取向上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需求牵引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同时着力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近年来,国家财政将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说。
统计显示,2018 年至 2023 年,财政科技支出从 8327 亿元增长到 10567 亿元。与此同时,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科技创新。2023 年,国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 加码”,政策落实更加精准,有效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的信心和底气,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大动能。从 2023 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情况看,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 1.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6%,其中制造业企业享受加计扣除金额 1.1 万亿元,占比近六成。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财力的有力保障下,一大批创新成果相继涌现。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认为,我国创新动能加速聚集,一方面得益于支持科技创新的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实施了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充分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贡献了税收力量;另一方面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加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财力保障,有力支持了新型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财政力量不可或缺。在整体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财政依然保持了对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从多层面、多角度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