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4 年/2 月/5 日/第 001 版
财政收入增长是中国经济回升的结果
根据日前发布的数据,2023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 21 万亿元,增长 6.4%;2023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5.2%。财政收入与 GDP 基本上实现了同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是中国经济回升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财政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最主要的因素是 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了基数。2022 年,由于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3703 亿元,仅比上年增长 0.6%。2022 年国内增值税 48717 亿元,比上年下降 23.3%。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下降对财政收入增长有较大的影响。2023 年税收收入 181129 亿元,同比增长 8.7%,国内增值税 69332 亿元,同比增长 42.3%。
2023 年全国 31 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这说明经济回升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是全面的。不同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状况有一定差异,地区性因素值得进一步关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 6.7%、6.9%、10.7%和 12%。总体上看,地区经济增速的快慢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速。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对特定资源丰富地区的财政收入带来直接影响。总之,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既是经济回升的结果,也为中国经济更好的明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3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7.46 万亿元,同比增长 5.4%,这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体现。2023 年财政赤字率按 3%安排,且在第四季度增发 1 万亿元国债,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仅体现在财政支出总量上,而且还为不同层级政府财政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增发的 1 万亿元国债,是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而发行的,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这也有力地支持了地方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