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1 版
收入规模全国第二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从财政“ 账本” 看江苏高质量发展成色
本报记者 王梦然
省财政厅近日公布《关于江苏省 2023 年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4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从财政收支“ 账本” 可以看到,我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有着“ 澎湃动力”。
2023 年,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9930 亿元,增长 7.3%,税收占比 80.3%,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税收占比远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15243 亿元,增长 2.3%,有力保障民生、科技、产业、农业、生态等重点领域,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展望 2024年,财政运行“ 紧平衡”、政府过“ 紧日子” 将成为常态。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2023 年,“ 稳预期、促增长” 成为关键词,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财政均衡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稳中向好——
高效落实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助力制造企业、中小微企业“ 减压快跑”。过去一年,省财政部门坚决执行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42 条” 和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8 条”,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顶格执行省级减免权限,提请省政府延长“ 房土两税” 优惠政策期限,积极争取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落地,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 2000 亿元,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增后劲,力促经济稳定增长。过去一年,我省发行新增债券 2037 亿元,支持社会事业、交通运输、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1500 多个公益性项目建设,带动社会有效投资超 1.2 万亿元。
财政政策和金融工具协同创新,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 一投再投” 实体经济。2023 年,省财政安排 2 亿元贴息资金,支持设立发放 200 亿元专项优惠贷款,惠及企业 5561 家。优化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产品,新增设立“ 人才贷”“ 苏知贷”“ 苏质贷”,引导撬动合作银行投放优惠贷款 1693 亿元, 惠及全省 4.14 万家经营主体。 支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和 “ 三农” 主体融资分险,我省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业务规模 1618 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透过“ 力度” 见“ 温度”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恢复进程中的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承压之下,江苏财政坚决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增长 2.3%”。从科技、产业等支出“ 力度” 中,能看到财政的“ 精准施策”,发力点更加鲜明;从“ 三保”、生态等支出“ 细账” 中,能感受到账本的“ 民生温度”,着力点更加聚焦。
保重点、锻长板,结合我省实际,聚焦高质量发展,财政重点加大科技、产业等领域支出,
力求把钱花出更大的成效,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
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 761 亿元,同比增长 12.1%。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61.4 亿元,重点投向基础研究、“ 卡脖子”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等领域,推动全省高企突破 5.1 万家。全力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支持省产研院创新发展。南京市建立财政科技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 165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31.2 亿元。重点支持重点产业创新、企业“ 智改数转网联” 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创新开展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试点示范,我省采用竞争性立项方式,
第 1 页 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