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日报/2024 年/1 月/2 日/第 007 版财金
财政政策加力稳经济强信心
本报记者 曾金华
2023 年,财政收支运行、基层“ 三保”、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问题备受关注。这一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推动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通过打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组合拳”,减税降费、专项债券等一系列政策落地显效,有力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 2024 年宏观政策总基调,明确“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财政收支是经济运行的“ 晴雨表”。统计显示,2023 年前 11 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0131 亿元,同比增长 7.9%。
“ 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 首先来自经济持续恢复、 总体回升向好的带动。 同时, 也与 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带来低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有关。 ”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
从税收收入看,2023 年 11 月份,全国税收收入 10579 亿元,同比增长 3.2%。税种方面,受近期工业生产有所加快、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消费市场稳定复苏、企业利润逐步回暖等带动,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 8.3%、4%、10.1%。2023 年 1 月—11 月,全国税收收入 168420 亿元,同比增长 10.2%。
值得关注的是,31 个省份收入普遍实现增长,其中 13 个地区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 年前 11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8439 亿元,同比增长 8.7%。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8%、6.5%、12.2%、11.9%。“ 各地财政收入普遍保持正增长,近半数地区增速达到两位数。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发挥作用,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 白彦锋说。
同时,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2023 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 10.06 万亿元,突破 10 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 3.6%,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基层的支持力度,兜牢兜实基层“ 三保” 底线。
财政支出方面,持续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2023 年前 11 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38462 亿元,同比增长 4.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9%,教育支出增长 5.7%,农林水支出增长 5.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 4.3%,住房保障支出增长 8.6%。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认为,通过加强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措施,多渠道增加了居民收入,有效促进消费潜力充分释放, “ 同时通过财政收支结构的优化与财政支出效能的提升,有力保障重点民生项目支出”。
此外,按照中央部署,2023 年增发 1 万亿元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目前,项目和资金迅速下达,正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 增发国债资金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债务结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认为,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支撑,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政策“ 组合拳” 落地显效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2023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打好政策“ 组合拳”,有力推
第 1 页 共 3 页

动经济回升向好。
首先,完善税费支持政策,降低经营主体税费负担。2023 年,延续、优化、完善了一大批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先进制造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促增收扩消费保民生。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 1 月至 11 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18125.09 亿元。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1203.37 亿元,占比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