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岛日报/2024 年/2 月/7 日/第 002 版要闻
关于青岛市二〇二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二〇二四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卞成
一、2023 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 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持续推进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作风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760.34 亿元,同比增长 5.9%。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37.8 亿元,增长 5.1%;税收占比达 75.2%。高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27.6%、24.5%。新登记经营主体 28.5 万户、实有经营主体超过 213 万户。4 家民营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全年减轻经营主体税费负担 376 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26.8%和 27.1%。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 10 家。
(二)内需潜力加快释放,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423 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 3300 亿元。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顺利开工。莱荣高铁开通运营。明董高速、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通车。官路水库建设全面展开。发行 2023 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 499 亿元。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促消费活动。出台提振消费“50 条”等政策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318.9 亿元,增长 7.3%。全年接待游客 1.3 亿人次。台东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
(三)实体经济加力突破,重点产业持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8%。物元半导体先进封测项目落地建设。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产能加快释放。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投用。鹏辉储能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累计挂牌(过会)新兴产业专业园区 8 个。
4 个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未来产业集群。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验收。仪器仪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入选首批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奇瑞汽车生产基地两款新能源车型成功下线。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 10 个。在全省服务业正向激励年度评价中名列第一。
(四)城市更新建设全面推进,城区功能品质实现提升。重庆高架路、辽阳快速路等重点市政道路工程建成投用,胶州湾第二隧道、唐山路快速路等骨干道路项目加快推进。地铁工程加快建设,西海岸轨道交通快线全线贯通。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全面开放。历史城区 11万平方米老建筑完成保护修缮,10 个街区开街运营。实施 14 个城中村改造。高标准完成 473 个老旧小区和 13 个老旧街区改造。入选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完成 819 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100 处城市“微更新”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2.5 万个,新建充电桩 2 万个。
(五)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起势,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
设。崂山实验室实现规范化运行。3 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
第 1 页 共 4 页
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到 7900 家、9300 家、190 家、
31 家。印发全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入选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市发电总装机的比重首次超过 50%。深化“工赋青岛”专项行动,卡奥斯连续 5 年位居全国“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首位,柠檬豆入选新一批全国“双跨”平台。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5G 基站总数超过 3.7 万个。
(六)重大战略纵深突破,发展能级实现提升。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正式启用。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总部落户。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 7 亿吨、3000 万标箱,海铁联运量连续 9 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设 7 个万亩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18.6 万吨。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一期投产。新创建 2 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33 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七)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推出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国务院国资委 A 级评价。青岛港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263 个服务场景实现“一次办好” 。蝉联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第一。实施拓市场攻坚行动,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 8759.7 亿元,增长 4.6%。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实体化运作,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揭牌运营,空港综合保税区开关运行。青岛自贸片区新形成制度创新成果 87 项,5 项在全国推广。新引进世界 500 强投资项目 31 个,阿斯利康等标志性外资大项目持续增资。成功承办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
(八)聚焦惠民生守底线,安全发展不断夯实。16 项年度市办实事全面完成。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5%。城镇新增就业 36.8 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6961 元,增长 6%。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 80 所。婴幼儿托位数达到 3.7 万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项目开工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山大齐鲁医院二期建成交付。市科技馆新馆建成开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848 万人、938 万人。新建社区(村)养老服务站 600 处。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粮食收购量创近年新高。完成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任务。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积极有效,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5%左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三、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力稳固经济大盘,巩固增强回升向好态势。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加强先行指标跟踪监测。抓好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产等环节全周期管理服务,精准实施政策、要素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