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4 年/2 月/1 日/第 006 版要闻
关于 2023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23 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23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 年是“八八战略”实施 20 周年、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之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启动实施“十项重大工程”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力推动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安定有序。44 项计划指标执行情况较好,43 项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存在一定差距。
(一)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 82553 亿元、增长 6%,增速高于全国
0.8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稳步提升,一产增加值增长 4.2%,二产增加值增长 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6.7%。三大需求稳中提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1%,出口增长 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8%。三大收入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9%,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 1.86。
(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圆满成功。用心用情用力筹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向世界奉献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打造了精品、留下了经典,彰显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韵味。绿色亚运、智能亚运成为靓丽金名片,首创“数字火炬手” “数字人”点火和“智能仿生手”点火方式,打造了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各项赛事高效精细、专业规范,5607 场次亚运会比赛、2913 场次亚残运会比赛场场顺畅、场场精彩,我省体育健儿创历史最好成绩。赛会服务保障精益求精、细致入微,扎实做好安全保障、竞赛组织、宾客接待等全链条全环节服务,实现了“零事故” “零纰漏” “零延误” 。城市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改善提升,全省域开展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实现了成功办赛和城市发展的“双丰收” 。
(三)“8+4”经济政策体系精准高效实施。政策早出快出直达快享,第一时间制定扩大有效投资等 8 个重点领域政策包和财政金融等 4 张要素保障清单,省级安排财政资金 1006.8 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负 3300 亿元以上。争取国家政策有力有效,争取财政部下达我省地方专项债全年额度 2654 亿元,占全国额度 7%,居全国第 3 位;保障重大项目新增能耗指标 3793 万吨标煤。
(四)“千项万亿”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大,启动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分两批次安排重大项目 1244 个,完成投资 12976 亿元、投资完成率达 129.7%,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四个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温州机场三期、绍兴地铁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取得重大突破,镇海绿色石化基地二期、中芯绍兴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第 1 页 共 8 页
甬舟铁路、浙石化高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嘉兴鱼腥脑航道、白鹤滩输浙特高压直流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重大项目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修订出台《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印发实施省重大产业项目决策评估工作指引。
(五) 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推动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8.3%,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 75%以上。制造业发展动能进一步提升,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布局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35 个、协同区 53 个;新增雄鹰企业 68 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84 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启动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创建第三批 42 家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六)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提能升级,启动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首家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 9 家,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 4 位。高教强省建设加快推进,出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普通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等 3 个文件。人才引育力度不断加大,新增自主培养两院院士 3 名,遴选顶尖人才 36 名,新增技能人才 85.2 万名。
(七)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先行、全省推开,全省市场经营主体达 1034 万户、增长 9.6%。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出台浙江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2 条政策,建立“两个无”“3 个 70%”“四个定期”“七个不准”等重大政策月调度机制,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我省 108 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上榜数量连续 25 年居全国第 1 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牵引,统筹打好外经贸“稳拓调”组合拳,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 2 位,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4.8%,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
85.8%;启动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4.9%和 5.9%。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基本建成,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合作载体加快建设。
(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启动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唱好杭甬“双城记”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 292 个,启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整治项目 114 个。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计划》 ,推动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超 300 个,到位资金超 400 亿元。对口工作全面推进,打造“浙里石榴红”民族团结品牌,深入开展“启明行动” ,建设对口地区农产品展销平台,扎实做好浙川东西部协作和浙吉对口合作。
(九)绿色发展底色不断擦亮。生态文明改革示范加快推进,成功举办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累计建成 49 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验收命名第三批 10 个大花园示范县,遴选公布第三批 22 颗大花园耀眼明珠。能源“绿保稳”取得积极成效,启动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圆满完成迎峰度夏和亚(残)运会电力保供任务;新增电力装机 1198 万千瓦,为企业降低用电、用气、用热成本 100 亿元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有力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十) 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省域文化标识加快打造, 成功举办首届 “良渚论坛”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藏品突破 1.2 万件(套),深化打造“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之江文化中心建成开放,新增“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448 个。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启动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新培育 36 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新增 3 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正式落户浙江。
(十一)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公共服务“七优享”提质增效,启动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十方面 56 项 31569 个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116.3 万人,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提高到 23.96 人,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提高到
第 2 页 共 8 页
4.3 个,新增公办小学学位数 16.9 万个,新改扩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医疗机构 550 家,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29 万套,人均低保月标准达到 1149 元。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扎实有力,疫情防控平稳转段, 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11.3%、 10.2%, 诉求类信访量下降 3.7%。
二、2024 年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工作建议
做好 2024 年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国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 2024 年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如下。
第 3 页 共 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
第 5 页 共 8 页
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进一步稳预期稳增长。强化政策统筹,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的政策,不出收缩性政策,确保同向发力、汇聚合力。一是迭代升级“8+4”经济政策体系,优化 8 个重点领域政策包和 4 张要素保障清单,安排省级财政资金 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