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昌日报/2024 年/1 月/18 日/第 008 版专版
市发改委:实干奋进结硕果 敢作善为启新程
洪观新闻记者 万玲
亮点回眸
研究出台拼经济“ 26 条” “ 项目为先” 攻坚行动方案
入选全国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
成功获得 2023 年生态文明领域国务院督查激励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研究出台拼经济“ 26 条”“ 项目为先” 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举措,持续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市场活力;南昌入选全国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 数字经济 10 条” 落地实施,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成功获得 2023 年生态文明领域国务院督查激励,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积极开展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回看 2023 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答卷。
近一年来,市发改委切实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主力军作用,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 2023 年“ 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 的工作主线,以打造“ 服务型发改” 为抓手,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 防风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打好项目建设“ 主动仗”有效投资质效不断提升
复兴大桥主线贯通、洪州大桥跨江段主线合龙,英雄城内掀起“ 十桥同架” 建设新高潮,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运行,南昌东站、南昌南站投入运营,南昌正式进入“ 一城四站” 时代,四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加速成型,全国重要影响力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S49 枫生快速路北段提升改造工程西半幅、昌西大道北延、洪腾高架主线等道路通车;昌九高铁、昌北机场三期、昌樟高速二期枫生段扩建工程、西二绕城高速、姚湾综合码头、地铁 1 号线北延和东延、2 号线东延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成功举办 2023 年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开工和二、三季度重大项目推进会,推动 670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 3732.07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 1325.15亿元⋯⋯近一年来,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成绩斐然。
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提振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发经济活力。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 压舱石”,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主引擎”。市发改委树牢“ 项目为王” 理念,以扛旗争先的姿态、奋进的担当,不断充实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质量、优化项目服务、加快项目建设,按下经济发展“ 快捷键”。
项目谋划精准发力,进一步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市发改委扎实开展“ 项目为先,实干奋进”攻坚行动,超常规开展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遴选 2023 年市重大重点项目 1011 个;总投资 11132.56 亿元,年度投资 2782.22 亿元。根据项目投资额相对较大、前期工作较为成熟、社会关注度较高等原则,在 1011 个市重大重点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 100 个市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 4223.87 亿元,年度投资 984.59 亿元。同时,动态储备重大项目,聚焦省大中型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市重大重点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和专项债项目,组织市工信、商务、住建、城管等部门和各县区,通过集中储备和日常储备,建立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包含
第 1 页 共 3 页

工业、服务业、城市建设、教育等“ 十大工程包” 和“ 一个综合包”,并定期进行集中调度、服务保障和培育指导。
项目要素保障有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依托南昌市投资项目服务监管平台,市发改委建立项目推进情况每月报送和通报制度,坚持“ 一月一梳理、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重点围绕解决项目前期审批和建设施工中的具体突出问题,着力补齐项目推进中的“ 短板”。同时,积极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压紧压实行业部门、属地县区争资责任,市发改委先后开展争资业务培训 20 余场、参训人员 2000 余人次,争资意识、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3 年,南昌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 19.1 亿元,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重点支持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卫生健康、水安全保障工程、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等领域。
一批批在建项目如火如荼,夯实了经济“ 底盘”,挺起了发展“ 脊梁”,使得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深入推进双“ 一号工程”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展只争朝夕,行动刻不容缓。数字经济的竞争是赢得未来的竞争,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引领力;营商环境的比拼是发展环境的比拼,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吸引力和保障力。
推进双“ 一号工程”,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制胜之道,全市上下以“ 等不起” 的紧迫感、“ 坐不住” 的责任感、“ 慢不得” 的使命感,担当尽责、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推动双“ 一号工程” 取得实质性突破。
如何把“ 规划图” 变成“ 施工图”,把“ 时间表” 变成“ 计程表” ?关键在于要跑出落实落地的“ 加速度”。
市发改委坚持把发展数字经济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数字化改革思维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深度融合、系统集成,形成“ 1+1>2” 的生动局面。
走进泰豪 AI 研究院,展示厅里悬挂了 9 块 LED 屏,组成了智慧平安校园的驾驶舱。屏幕上实时更新学校的归寝场景、消费场景以及学业场景,还能实时对学生的安全状态进行测评。这个智慧平安校园系统的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022—2023 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