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湄洲日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A04 版文件
莆田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0 日在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莆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许志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
提出意见。
过去的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省委实施意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紧扣市委工作部署和市人大各项决议,践行新时代新征程“四大检察”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新要求,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共受理各类案件及事项 18090 件,法定期限内办结率 100%,务实稳进、精业提质,为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厚植对X忠诚检察自觉,同频共振护航发展要务
旗帜鲜明讲ZZ、顾大局,聚焦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能动履职,推进更多检察元素
融入发展要素。
坚定正确ZZ方向。牢记检察机关是X绝对领导下的ZZ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鲜明ZZ底色。把握“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突出服务经济、维护稳定、保障民生等领域,确定 26 个大兴调查研究课题,制定 36 项举措,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3 项。对标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出台服务民营经济强市战略 18 条措施、服务乡村振兴 10 项行动等文件,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始终紧扣X委中心工作能动履职。
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惩治严重经济犯罪,起诉非法经营、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 545 人,起诉洗钱、非法集资等破坏金融监管秩序犯罪 20 人,起诉虚拟货币等新类型犯罪 30 人。开展营商环境领域行政检察专项监督,督促职能部门纠正市场准入门槛等违法情形 33 件。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在市鞋业协会、高新区等地设立检警联动示范岗,开展鞋服行业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实行“一案四查”机制,办理制假售假、恶意诉讼等案件 275 件,引导工艺美术企业登记外观设计专利权 9 项,维护“莆田质造”声誉。
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紧跟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开展问需于企等活动 65 场次,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动态清零涉企挂案,起诉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等侵害企业权益犯罪 12 人。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整改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建立涉案中小微企业“简式合规”办案机制,探索异地合规监管模式,适用合规政策办案 5 件。邀请民企、台企等参访检察服务民营经济平台 11 批次,开展医美、建筑等行业预防性合规辅导,助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涉企民事监督案件检察和解机制,荔城区检察院促成两家鞋企和解 1000 万余元的民事执行纠纷,因企施策,助企纾困。
服务美丽莆田建设。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协同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与市生态环境
局共建生态检测实验室,办理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208 件,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等 4 个案
第 1 页 共 5 页
件获评全市十大司法护水案例。坚持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 67 人,与林业等部门建立“检察+碳汇”机制,督促违法犯罪人员以购买碳汇等方式,承担生态修复赔偿责任 107 万元,秀屿区检察院办理的王某绿等人非法采矿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在木兰溪、湄洲岛、城市绿心等地,建成木兰溪源、红树林、古荔古厝等司法保护实践基地 8 个,构筑“壶山兰水检察蓝”法治屏障,保护生态多样性。检察履职守护“母亲河”碧水安澜、延续泛舟木兰、品赏荔林乡愁记忆等工作做法,在人民网、学习强国、检察日报等媒体多次刊发。
二、砥砺司法为民检察宗旨,同心共情守护美好生活
筑牢人民立场,聚焦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能动履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幸福感获得感。
惩治犯罪守平安。依法履行捕诉职能,共批捕 1821 人、起诉 4192 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 36 人,高质效办结刘某光、侯某华等一批上级交督办的重大黑恶犯罪案件。严惩危害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犯罪,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 422 人,办结林某扬故意杀人案等群众关注的案件;起诉涉枪涉爆、黄赌毒犯罪 798 人;起诉涉缅北、老挝电信诈骗及关联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等 853 人,追赃挽损 3403 万元。密切监检衔接,受理监委移送审查起诉职务犯罪 26 件 29 人,已办结 17 件 19 人,持续在反腐败斗争中贡献力量。
办好实事惠民生。部署“民检守心”为民办实事活动,开展治理“餐桌污染”等专项监督,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65 人,追索惩罚性赔偿金 279 万元,守护群众“舌尖上”安全。开展住宅维修基金专项监督,督促 28 个住房项目规范使用;深化燃气、电力、供水等领域公益诉讼监督,共办案 25 件,保障群众住行安全。加强老年人、残疾人、讨薪农民工等群体权益保障,依法支持起诉 85 件 736 万元,为 78 名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 133 万元。省市区三级检察院接力办理一起跨度十年的刑事申诉案件,依法监督改判被申诉人有罪,坚决维护群众权益。
关爱少年护成长。健全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机制,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90 人;以宽容不纵容理念挽救罪错少年,起诉严重犯罪未成年人 90 人,附条件不起诉 77 人,不起诉 133 人。积极促进“六大保护”同向发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211 人次,制发督促监护令 658 份,让家庭监护常伴成长;推动建成涉案未成年人专门学校,保障涉案少年学有所教;法治巡讲进山区校、侨乡校等 66 场次,“未”爱走遍每个角落;办理文身、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公益诉讼案件 54 件,2 个案件获评全省春蕾安全员机制优秀案例, “未检闽 e 站·莆阳未检”团队通过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携手各方共护孩子们成长的法治蓝天。
便捷服务增亲和。坚持求极致精神,持续提效 12309 检察服务品质,畅通群众信、访、网、电等诉求表达渠道,第一时间告知已受理、谁在办,共办理群众控告申诉、举报投诉、咨询查询等 3230 件次,办结律师辩护代理、阅卷等事项 2011 件次。充分用好“益心为公”检察志愿者云平台,122 名社会公益人士、基层干部群众注册成为检察公益志愿者,参与监督办案 18 件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动态发布各类案件信息、办案数据等检察资讯 732 件次,原创推出“莆检故事汇” “莆检说法”等案例访谈 74 期,以群众身边常见的案,普及群众关心的法。
三、坚守良法善治检察使命,同题共答融助市域治理
着眼共筑长治久安基石,聚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能动履职,促进治罪与治
理并重、治标与治本统筹。
检村联动助力基层治理。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积极融入“X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落实“三官一律”机制,已与 405 个村居建立检察官挂钩联系服务机制,协助调处纠纷、推进项目等 604 件次。聚焦粮食安全,持续开展农用地保护专项监督,办案 28 件,监督复垦挽回耕地 128 余亩。专项开展农产品质量、传统村落保护等监督工作,仙游县检察院联合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共同支持果农依法维权“书峰枇杷”地理标志。发挥X建纽带作用,引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村容村貌,服务乡村振兴,挂钩帮扶的伍狮村入选省文联诗歌创研基地。
宽严相济深化轻罪治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对情节轻微的犯罪不批捕 349 人,不
第 2 页 共 5 页
起诉 566 人,释放司法善意,消弭社会对立面。全面实行量刑协商同步录音录像等机制,确保认罪认罚、和解谅解自愿真实、量刑建议合法恰当,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结 3952 人,一审服判率 96%,被告人上诉、被害方申诉案件大幅减少。持续探索教育预防、行政处罚、刑事惩治综合治理机制,以公益服务、集中训诫等方式引导违法者转变为普法者,源头预防和减少“醉驾”等轻罪类案。简案快办效能再提升, “48 小时速裁”机制列入全省首批轻罪治理创新实践试点。
定纷止争推动诉源治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检察环节信访工作法治化,领导干部包案办理群众信访 133 件,2656 件群众来信来访均严格做到“件件有回复”两个 100%,“百日攻坚”“治重化积”等专项行动案件办结率 100%,化解率 94%。注重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对当事人争议大的案件,坚持应听证尽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与听证评议
193 件,解法结、化心结。积极推广“民转刑”案件提前介入、实地走访、调解、听证、回访等“五合一”机制,促成刑事和解 112 件,以群众愿意听、能接受的方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检察建议赋能社会治理。积极发挥检察建议促进抓源治本作用,聚焦典型个案、多发类案背后的社会治理新情况,加强实据论证、法核把关,确保问题找得准、对策建议行得通,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57 件,涉及金融监管、物流寄递、安全生产等 18 个领域。推动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X政绩效、综治考核体系,协助被建议单位抓好落实,检察建议“两个月”内办复率 100%。对“三非”外国人滋扰治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对非法入境、居住、劳务介绍等开展专项整治,该案获评全省十佳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入选全省检察机关第十六批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