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4 年/1 月/31 日/第 005 版要闻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24 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占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
提出意见。
2023 年主要工作
2023 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 八八战略”,紧扣“ 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新定位新使命,聚焦“ 公正与效率” 工作主题,深化“ 四项建设”,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法院现代化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 121.8 万件、办结 123.4 万件,其中省法院新收 1.5 万件、办结 1.6 万件,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一、讲ZZ、顾大局,以能动司法服务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聚力省委三个“ 一号工程”,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惩治与保护并重、办案与服务并行,着力打造法护平安最佳实践地、民营企业司法保护标杆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示范地、破产司法保护领先地、国际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水平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7 万件,判处罪犯 9.9 万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审结黑恶犯罪案件 137 件。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杀人、抢劫、绑架等犯罪案件 9066 件。绍兴中院依法判处“ 强行冲卡冲撞交警致死案” 被告人丁伟春死刑,让暴力抗法者付出代价。重拳打击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2482 件 5138 人、网络赌博犯罪案件 1909 件 3570 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 4063 件 6339 人,决不允许网络空间沦为法外之地。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 767 件 896 人,其中原为省部级 2 人、厅局级 12 人、县处级 50 人;落实行贿受贿一起查,审结行贿案件 81 件 151 人。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江西省政协原X组成员、副主席肖毅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彰显X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强决心。推广“ 减假全域数智协同综合应用”,推进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依法减刑 1.9 万人,假释 3950 人,促进罪犯改造自新。扎实做好杭州亚运会除险保安工作,依法高效办理涉亚运案件,以法治护航精彩亚运。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贯彻《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涉企案件
31.5 万件,涉案金额 4933.7 亿元。深化“ 企业破产一件事” 改革,审结破产案件 5239 件、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 1122 件,化解金融不良资产 1395 亿元,盘活土地 6.2 万亩、房屋 898 万平方米,充分发挥破产审判“ 有效拯救” 和“ 有序出清” 的积极作用。乐清法院在办理宝乐能源等三公司合并破产重整案中,采取“ 破产不停产”“ 分离式处置资产” 办法,保障超 10 万户居民用气不受影响,促成 2.3 亿元债权 100%受偿,实现了“ 保企业、保债权、保民生” 的多赢效果。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上虞法院在审理金马公司环境污染案中,依法推动公司完成合规整改、
第 1 页 共 6 页
升级生产工艺,公司及上游供应商减少危废产生量、碳排放量 7658.7 吨,公司销售额达 3.2 亿元,同比上升 20.1%,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的良好效果。加大民营企业内部贪腐问题刑事打击力度,审结涉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犯企业权益犯罪案件 630 件,促进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和清廉民企建设。
助推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发挥知识产权“ 三合一” 审判机制优势,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 3 万件,同比上升 3.6%,保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上线“ 法护知产” 多跨协同应用,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着力解决知识产权诉讼“ 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成本高” 问题,判决侵权人赔偿损失总额 20 亿元,同比上升 48.7%。高某侵犯全球知名运动品牌生产商范斯公司商标权,宁波中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原告 1600 万元诉请及维权合理开支,彰显了人民法院坚持中外当事人平等保护、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数字成果和数据权益保护,审结首例“ 虚拟数字人案”、利用“ AI” 制作视频传播虚假信息案等涉数字经济案件 1.5 万件,促进新领域新业态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精品战略,推进杭州、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实质化运作,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案件 6220 件、国际区际司法协助案件 750 件,涉及 117 个国家和地区,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当事人主动选择到浙江法院诉讼。利比里亚籍大型集装箱船“ 格拉妮娅” 号与巴拿马籍油轮“ 和风” 号在马六甲海峡发生碰撞,两家外国船东公司均自愿选择宁波海事法院管辖,浙江涉外司法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建设“ 中国涉外商事审判网”,上线“ 域外法查明” 应用,解决涉外案件送达难、法律适用难、当事人跨境应诉难等问题,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温州中院准确适用互惠原则,依法承认非缔约国新加坡法院的民事判决,用司法纽带扩大“ 一带一路” 朋友圈。宁波海事法院建立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强国际海事司法基地,服务一流强港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监督依法行政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并重,审结一审行政案件 1.3 万件,同比下降 3.1%。常态化向X委报送年度“ 行政审判白皮书”,联合省司法厅举办全省行政审判与行政复议同堂培训,大力推进行政争议预防化解。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连续四年下降,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落实“ 双赢多赢共赢” 理念,在处理涉重大征迁项目纠纷中,依托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前端指导纠纷化解,既保障群众征迁权益,又促进重大项目顺利开展,全省行政争议协调撤诉率 38.8%,保持全国领先。落实“ 抓前端、治未病” 理念,全省法院发送司法建议 2978 件,得到反馈采纳 2107 件,充分发挥“ 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作用。省法院向省政府发送司法建议,推动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落实落地,保障购房者合法权益,减少大量潜在纠纷,被最高法院写入 2023 年“ 一号司法建议”。
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 1.2万件,同比下降 9.6%。落实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和生态修复制度,守护好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 绿色” 底色。湖州法院创新认购碳汇替代生态修复机制,落地 5 个司法碳汇修复项目,促成碳汇交易 1.7 万吨,形成“ 破坏者赎买—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 的良性循环。叶某滥伐活松树 89 株,丽水中院审理中考虑补植树苗的季节性要求,裁定先予执行,责令及时补植复绿,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司法案例库。
二、促公正、提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优化便民诉讼服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司法领域增值服务,落细落实诉讼服务中心、12368 司法服务热线、移动微法院、共享法庭等“ 一站式”“ 多选择” 诉讼服务,方便当事人通过有线无线、线上线下方式参与诉讼活动,在线开庭 11.5 万次、在线交换证据 375.9 万次,全省法院电子诉讼应用率达 95.6%。温州、衢州等地法院深化适老扶弱诉讼机制,推行“ 陪同诉讼”“ 大字版裁判文书” 等暖心举措,填平“ 数字鸿沟”;仙居法院联合工商联等部门打造“ 民营企业互助自律联盟”,为 298 家企业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指导企业互帮互助、健康发展;舟山
第 2 页 共 6 页
法院健全“ 小岛法官” 工作机制,优化“ 候潮开庭”“ 伏休执行”,更好满足海岛群众司法需求;嘉兴法院与上海、江苏法院共建跨域诉讼服务协作机制,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立案登记制,开展立案不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畅通不立案投诉渠道,常态化开展立案问题审务督察,大力整治立案不规范问题,坚决保障当事人诉权。
依法保障民生权益。认真办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个案件,审结一审民事案件 63.4万件,同比下降 0.8%。审结商品房纠纷案件 5202 件,稳妥推进房地产风险防控处置,宁波中院、慈溪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妥善解决千余户业主办证难题,有力服务“ 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工作。坚持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探索保护“ 网约司机”“ 外卖小哥” 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司法举措,审结劳动争议案件 1.5 万件,依法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继承、抚养、赡养等案件 5.7 万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436 份,坚决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打造“ 浙里春风” 少年法庭,加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力度,审结涉未成年人案件 1.5 万件,发出家庭教育令 544 件,判决“ 从业禁止” 98件,法治“ 护盾” 保障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南浔法院开展前端重防治、每案必回访的“ 陪伴式未成年人司法”,帮助 318 名孩子重回人生正轨。发挥司法救助为共同富裕“ 托底” 功能,全省法院依法救助 2270 人 5500 万元,彰显司法温情。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审结涉军案件 201 件,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大力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以法治自信厚植文化自信,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郭某等人发布短视频,污蔑开国少将何克希为叛徒,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判令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坚决维护革命英雄的荣光;王某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侄子,又为其办理丧事,在侄子无继承人和遗赠人的情况下,奉化法院依法判决王某享有其侄子死亡后可得的房屋拆迁补偿利益,让“ 守望相助” 的好风气深入人心;邱某在社区矫正期间勇救落水小女孩,衢州中院依法对其裁定减刑, 鼓励见义勇为; 平湖法院依法判决 “ 行人乱穿马路构成交通肇事罪案”,传递“ 谁违法谁担责” 的法治理念。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连续 5 年开展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查处虚假诉讼 5872 件,坚决铲除危害公平正义的“ 毒瘤”,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诚实守信社会风气。
攻坚“ 切实解决执行难”。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得到了明显巩固发展,全省 58 个县(市、区)X委召开执行“ 一件事” 改革部署会,丽水市委连续组织开展执行终本案件出清专项行动,长兴县委组织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执行工作机制,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强大动力。 开展助企纾困专项集中执行行动, 推出企业基本账户 “ 保护舱”、涉企财产保全“ 绿色通道” 等善意文明执行举措,助力中小微企业回笼资金 49 亿元,1624 家中小微企业重回正常经营轨道;开展涉执企业信用修复促发展活动,依法帮助 4982 家企业恢复信用。金华中院坚持府院联动,对经营良好但暂时陷入债务困境的被执行企业实施“ 放水养鱼” 措施,帮助 61 家企业脱困,带动 1 万余人稳定就业,同时执行到位 5.6 亿元。推广“ 云执车” 集中查控处置机动车机制,一地布控、市域协作、就地扣押,实际扣押机动车同比增长近三倍,处置效率提升 50%。持续开展打击拒执专项行动,以拒执罪判处 1309 件 1430 人。深化“ 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 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全省法院执结案件 32.7 万件,同比下降 5.9%,执行到位金额 1053 亿元,全部民商事案件实际履行率 79%,让当事人胜诉权益更多成为真金白银。
三、勇创新、夯基础,加快推进新时代浙江法院现代化建设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深化诉源治理改革。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巩固发展X委政府领导的大治理格局,持续深化在省、县、乡、村四级总结推广的“ 浙江解纷码”、舟山“ 普陀模式”、永康“ 龙山经验” 和临安“ 共享法庭”,助推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建设,诉源治理“ 组合拳” 效应持续放大。诉前分流各类纠纷 99.8 万件,指导成功化解 39.6 万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加强“ 枫桥式人民法庭” 建设,80%以上的人民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治理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多元解纷合力,充分发挥“ 诉源治理” 桥头堡作用。25
第 3 页 共 6 页
个“ 枫桥式人民法庭” 被省“ 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