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淮北日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05 版要闻
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18 日在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余跃武
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市中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高院有力指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下, 紧紧围绕 “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全力履行维护国家ZZ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 59480 件(含诉前调案件14690 件),审执结 56025 件,审限内结案率 96.48%,结案标的额 182.5 亿元;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 3569 件,审执结 3296 件。多项工作受到省高院田云鹏院长、市委覃卫国书记批示肯定。
一、强化ZZ引领,筑牢忠诚之基
坚持X的绝对领导。强化理论武装,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认真贯彻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 28 件次。召开全市法院加强X组自身建设工作会议,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推进会 7 次,落实落细市委指导组工作指引。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集中学习研讨 17 次,围绕 5 个调研课题提出对策建议 47 项,1 篇调研报告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调研成果,检视整改问题 8 个,健全完善制度 5 项。树牢正确司法理念。坚持能动司法,落实“ 从ZZ上看、从法治上办”,破除就案办案、机械办案问题。坚持“ 抓前端、治未病”,前移关口、延伸职能,针对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发送司法建议 56 条;认真落实最高法院一号、二号司法建议要求,就商品房预售、信用卡管理发出司法建议 4 份。坚持双赢多赢共赢,依法兼顾各方诉求,衡平各方利益,以调解、和解、撤诉方式结案 9450 件。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一审服判息诉率 88.2%,二审服判息诉率 85.34%,位居全省第二。
二、推进平安建设,助力法治淮北
宽严相济惩治犯罪。受理刑事案件 2696 件,审结 2580 件,判处 2893 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审结涉黑恶案件 16 件,判处 105 人。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审结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 179 件,判处 191 人,维护群众人身安全。深入推进“ 全民反诈”,与公安、检察机关统一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法律适用,审结案件 324 件,判处 465 人。依法保障人权,对 2420名认罪认罚被告人从宽量刑,1331 名被告人被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受理行政案件 1014 件,审结 952 件,在全省法院会上作经验介绍,濉溪县法院行政庭被最高法院评为行政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加强合法性审查,审结涉征收补偿、社会保障等案件 225 件,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主动向行政机关发送行政争议化解建议函、风险预警提示函,加强行政相对人释法明理,210 件案件经协调后和解撤诉,行政机关败诉率全省降幅最大。与市政府联合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多年保持 100%,其中“ 一把手” 出庭应诉率位居全省第三。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加强诉源治理,受理案件总数同比下降 11.22%,万人成讼率全省第二低位,烈山、双堆人民法庭入选全省首批“ 枫桥式人民法庭”;退休法官工作室被
第 1 页 共 3 页
评为第六届全国基层X建创新典型案例、全市“ 转型有解” 改革示范点,新华社高管信息刊载。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两级法院院长带头担任“ 法治副校长”,开展“ 送法进校园” 84 次,7000 余名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加强普法宣传,市中院、相山区法院被评为全省法院媒体融合工作先进集体。
三、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
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作用,助力经济提速起势,受理案件 21078 件,审结 19699 件,结案标的额 64.93 亿元。服务工业强市战略,审结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案件 554 件。服务金融健康发展,审结借款、保险、银行卡等案件 1593 件,审结民间借贷案件 3118 件。服务生态美城建设,审结环境资源案件 18 件;设立临涣古城遗址司法保护基地,守护文化遗产。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 281 件,判决惩罚性赔偿 640 万元,
2 件案件入选全省法院知识产权“ 十大优秀裁判文书”“ 十大优秀庭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降低企业解纷成本,审结生产、购销、流通等领域合同纠纷 12518 件;审结涉企案件 8750件,1 件案件入选全省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在全省率先开展“ 两访一平台” 工作,定时接访企业家 97 人次,定期走访企业 267 家,在微信公众号设立“ 法企互动” 平台,召开企业家座谈会 21 场,对企业诉讼及时分办、限期反馈。通过活扣活封、财产置换等方式盘活 56 家企业资产 2.28 亿元,避免“ 办了一个案、拖垮一个厂”。发挥破产保护功能。审结破产案件 112 件,同比上升 273.3%;清偿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