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辽源日报/2024 年/1 月/22 日/第 003 版专刊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0 日在辽源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3 年主要工作
2023 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上级法院指导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支持下,紧紧围绕“ 公正与效率” 主题,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19583 件,办结 19185 件,结案率为 97.97%,审限内结案率为 99.87%。
一、护振兴、谋新篇,凝心聚力服务发展大局
——高质量服务经济振兴。落实全省法院营商环境“ 五大工程” 建设和全市“‘ 五放’ ‘ 五化’ ‘ 三抓一服务’ ” 行动部署,以 15 项措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得到市委充分肯定。与市工商联联合建立“ 企业法律服务中心” 和“ 工商联金牌调解室”,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推介。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与检察、公安联合会签工作办法,以司法建议形式推动全市开展企业合规创建活动。高效审执涉企案件,助力辽源矿业集团发电项目建设,帮扶利源精制等企业渡过发展难关, 妥善化解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涉 2.06 亿元的企业借贷纠纷⋯⋯两级法院先后收到企业赠送锦旗 19 面,市中院获评全市机关X建与“‘ 五放’ ‘ 五化’ ‘ 三抓一服务’ ” 行动深度融合优秀案例,尽显司法担当。
——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推进环境资源案件“ 1+10” 集中管辖改革,指导有管辖权的东辽县法院树立协同、预防、修复、公益的司法理念,与相关部门建立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基地,并以限期履行、劳务代偿、替代性修复等方式提升办案效果。邀请长春铁路运输中院与我市 11家成员单位共同签署辽源市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联席机制意见。创建“ 森林法官” 机制,与公安、林业建立“ 生态司法+林业执法” 协作机制,在国有林场设立“ 法官联系点” 21 个,打造联保共治新模式。
——高标准防范各类风险。制定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就地化解群众信访诉求 57 件。研究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信访处置预案,制定群体性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工作指引,确保涉众案件依法有序审理。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人民银行等机构召开座谈会,向金融单位发送司法建议书 2 份,强力推进涉金融债权案件执行,有效维护金融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高效能助力社会治理。构建矛盾纠纷化解联调联动体系,与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搭建“ 法官+网格员+调解员+群众代表+辅警”的解纷新模式,创建无讼社区、无讼村屯 39 个,诉前调解成功案件 6949 件。全市法院依托我市四级综治中心开展诉源治理的工作经验得到省法院院长批示在全省法院推广,龙山区法院在全省调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市中院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司法建议,实现“ 办理一案、防范解决一类问题” 的效果,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高度肯定辽源工作做法,民主与法制时报头版头条刊发的辽源经验被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和省法院领导批示推广。
第 1 页 共 5 页
二、强法治、重担当,高擎利剑捍卫公平正义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充分发挥打击保护职能,坚决维护国家ZZ安全、社会稳定、公民人身安全,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1244 件,判处罪犯 2438 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审理涉恶案件 4 件 19 人,审结故意杀人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 171 件 384 人。助力反腐败斗争开展,审理职务犯罪案件 15 件 15 人。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徐某某因犯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判决其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西安区法院被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15 部委评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对 2134人适用认罪认罚,1188 人适用非监禁刑,6 人免予刑事处罚。
——妥善化解民事纠纷。厚描民法典底色,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 8971 件,其中,审理教育、就业、医疗、涉农、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 3236 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1259 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1 份。妥善化解涉军纠纷,举办“ 双拥共建工作” 座谈会,辽源军分区向市中院赠送锦旗。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以司法“ 硬气” 弘扬社会正气,审结的“ 老友聚餐致死案” 等 2 个案件入选央视《法治深壹度》等栏目。
——加快建设法治辽源。监督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 152 件,办结行政非诉执行案件 292 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 100%。助推行政机关加强自我纠正,全市法院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书 25 份,行政诉前纠纷化解率为 97.67%。坚持府院联动,与检察机关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与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制定涉案不动产处置先行审查制度。助力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东辽县法院辽河源法庭“ 打造‘ 生态旅游法庭’ 法治护航品牌” 获评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扎实开展“ 百日执行攻坚”“ 有财产超期未执结案件集中攻坚” 等行动,全年执结案件 7178 件,执行到位金额 25.07 亿元。与检察机关联合开展“ 雷霆 2023” 专项行动,职务犯罪涉案财产执行到位金额 900 余万元。加大失信惩戒和“ 拒执” 打击力度,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199 人次,限制高消费 3746 人次,拘留拘传 146 人次,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侦查 22 人,判处 2 人。在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有一定信用度的企业和市场主体解除限高措施 515 人次,清理失信名单 379 条,为提振发展信心创造条件。
三、契民心、善作为,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全流程优化诉讼服务。坚持以智慧法务助力智慧审判,与长春智慧法务区等地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全面推进网上立案、全域通办等便民诉讼服务,司法技术案件实现双重流转和管理。“ 云庭审” 案件 6532 件,龙山区法院以 VR 直播方式公开审理一件健康权纠纷案件,40 余万人次实现“ 云陪审”。优化执行立案文书生效证明开具流程,持续坚持审委会委员和员额法官值班制度,辽源地区审判服务好评率达 99.53%,市中院好评率达 100%。
——全方位加强法庭建设。推进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处于基层,处于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第一线的优势,落实“ 法官进网格”“ 百姓说事、法官说法”等工作,全力打造“ 枫桥式人民法庭”。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和村社农家,开展巡回审判 103 次,东丰县法院以 9 小时不间断直播方式,让近 400 万网友沉浸式体验基层法庭的一天。2023 年,全市 10 个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 2983 件,占全市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总数的 33.66%。
——全覆盖推进司法救助。拓宽司法救助资金来源渠道,联合检察机关、慈善(总)会成立司法救助慈善基金,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区)全覆盖。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级司法救助慈善基金已接受善款 50 余万元。2023 年,全市法院对 21 人进行了司法救助,救助金额 84.9万元,其中,申请省法院提级救助 10 人、市本级救助 9 人、通过司法救助慈善基金渠道救助 2人,切实解决部分涉诉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全领域营造法治氛围。强化为大局服务的宣传理念,深入悦动辽源欢乐荟、辽河源头等地开展文旅法治宣传, 联合市电视台建设的 “ 法治之窗”公益大屏幕滚动宣传全市中心工作超 2000小时。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全年发布新闻信息 3000 余篇,在人民日报、法治日报、
第 2 页 共 5 页
人民法院报等央级平面媒体刊发稿件 18 篇,短视频平台发布作品 108 部,与市电视台共同创作并播放普法栏目《庭审速递》10 期,与教育、检察、公安、司法、消防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宣讲直播,观看人数达 213 万人次,人民群众自觉守法、主动用法意识不断提升。
四、深改革、激活力,守正创新实现固本强基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