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安日报/2024 年/2 月/23 日/第 002 版要闻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安新篇章贡献政法力量
——我市 2023 年政法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卢琴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回望刚刚过去的 2023 年,全市政法机关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政法工作现代化主题主线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市坚定实施“ 四大战略” 营造了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ZZ社会环境。
这一年,我市被确定为“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持续第 7 年获评全省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市。
这一年,我市公安社会评价满意率 99.09%、社会评价综合满意度指数 98.99%,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这一年,我市建立全国首个府院检三方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机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率同比提高 9.22%。
……
时光壮阔落笔,岁月浩荡成歌。这一年,以实绩实效作答,广安政法交出高分答卷。
关键词:平安广安建设
平安,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
每当夜幕降临,七彩霓虹灯点亮夜色,街上人来人往、车辆穿梭如流。与此相映的是一抹抹
流动的“ 警察蓝”“ 志愿红”,让市民的内心充满安全感。
“ 每次看到身边巡逻的警察,心里都很踏实。” 市民黄先生有散步的习惯,不时擦肩而过的
民警让他感到十分安全。
丁先生领取到的 2 万余元工资在用餐时不慎遗失,市民杨大爷拾金不昧,交到了派出所,让丁先生的钱失而复得。
华蓥 68 岁老人走失,民警经过 10 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将人安全寻回。邓女士遭遇电信诈骗,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为她挽回损失。
……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治安。2023 年,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实施平安广安建设“ 长安工程”,细化群众满意度“ 升位”、风险防范化解“ 攻坚” 等 8 个方面共 68 项具体举措,推动 37 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纳入“ 示范类” 建设,实现“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能” 深度融合发展。创建省级“ 六无” 平安村(社区)12 个、平安乡镇(街道)4 个,命名市级“ 平安细胞” 181 个。
小案不小办,亮剑护民安。我市发出全省首份“ 反诈宣传服务令”,扎实开展教育、金融放贷、市场流通三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聚焦“ 三型” 城市建设,深入开展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破案 105 件;守护群众养老钱,审结涉养老诈骗案件 12 件、追赃挽损 726 万余元;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执行到位农民工工资 1590 万余元。
大案往严办,除恶不手软。立案侦办涉恶集团案件 4 件、十类涉恶案件 118 件,现行命案连续 9 年全破,“ 八类暴力”“ 十类涉恶” 案件连续 5 年全破。
第 1 页 共 3 页
“ 生活在广安,感觉很幸福、很安全。” 市民的心声,是对全市政法系统工作成效最好的注解。
关键词:新时代“ 枫桥经验”
2023 年3 月中旬, 前锋区大佛寺街道得胜社区群众辛某全夫妇与辛某学夫妇因土地发生争执。社区干部到现场核实情况并耐心劝解,辛某全夫妇承诺退出占用的土地。随后,社区干部再次与双方进行沟通,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维护邻里和谐。
华蓥市将法治元素融入“ 茶文化” 和“ 龙门阵文化”,开启了“ 乡村坝坝茶馆+普法” 宣传教育模式,组织各类普法宣传队伍定期在“ 法治茶馆” 讲解法律法规、讨论法治话题等,促进普法活动与群众休闲活动有机融合,助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良序。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过去一年,我市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