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湖南法治报/2024 年/2 月/22 日/第 005 版法治张家界
政法引擎带动乡村蝶变
——张家界永定区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工作侧记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蒋文娟
一年能改变什么,又能收获什么?
张家界永定区沙堤街道黄茅溪村木尤塔组组长孙先桂给出的答案是家门口有了一条又宽又平坦的水泥路;村级产业致富能手童先凤给出的答案是开了一家家庭客栈;网格长王万升给出的答案是获评永定区 2023 年度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黄茅溪村是永定区委政法委对口联系帮扶村。过去一年,区委政法委持续强基础、兴产业、抓治理,带领黄茅溪村村民一同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如今,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疏通经脉打造新村貌
1 月 13 日,在新建成的黄茅溪村利民工作站,一场洋溢着浓浓爱心的送温暖活动在举行。9名儿童代表从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爱心大礼包。
透过窗外,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横跨在河道上,不时有行人过往。桥头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蜿蜒向前,山脚下散落着一座座白墙黛瓦的民居,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安静祥和。这一切,都是黄茅溪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
黄茅溪村地处武陵山余脉,由原两岔、水洋池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道路、产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成为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快速改善的突出问题。 “ 罗家组堡坎是我们组百多人心中的一个大疙瘩,老人小孩子过路都提心吊胆,生怕掉到十几米下的陡坎下。”“ 木尤塔组道是我们进出的唯一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非常不方便。 ” 在走访中,不少村民向驻村工作队诉苦。
“ 村民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队努力的方向。” 实地调查后,驻村工作队主动报告单位主要领导,邀请相关部门到村里召开现场会。成功争取堡坎建设和道路硬化加宽项目资金 100 多万元,历时半年,两个项目顺利竣工通过验收。
如今,走在这条平坦宽阔的新路上,罗启发乐得合不拢嘴。 “ 以前从跨坎边上过路老是担心一不小心掉到坎下,现在堡坎修好后又宽又结实,再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了。 ” 木尤塔组的村民也欣喜不已,“ 有了宽敞的水泥路,我们出行就便利了,农作物也可以拉出去了”。
帮扶过程中,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的不仅是这条路和堡坎。2023 年以来,驻村工作队通过整合各类资金,不断疏通乡村振兴的经脉。完成水洋池和烂泥湾组哥子垴道路整修;打造 140 平方米的利民工作站;在黄茅溪水库投放鱼苗 5 万尾;推进水库组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工作;争取从牛角洞村接入教字垭镇农村自来水解决全村季节性缺水问题。一大批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增项目挖潜能鼓起钱袋子
“ 去年,我们家就像天塌了一样。” 回忆起往事,张友英的眼角泛起了泪花。同年 4 月,张友英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一家人靠张友英就近在产业园做保洁员、丈夫在工地上打小工维持基本生活。老两口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沉重的经济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区委政法委以“ 爱心妈妈” 结对帮扶的形式,为张友英家送去 1000 元慰问金和物资。积极对接张家界市爱心联盟帮他们寻找爱心资助人,帮助张友英到区司法局寻求法律援助,运用法律
第 1 页 共 2 页
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解决其儿子意外死亡的丧葬费用。 “ 已经跟团区委对接,申请将两个孩子加入年底困难儿童捐助名单。” 驻村第一书记刘怡欣说。
在黄茅溪村, 像张友英一样就近就地务工的村民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