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法制报/2024 年/2 月/2 日/第 002 版要闻
在新征程中交出高质量平安答卷
——2023 年全省政法工作综述
河南法制报记者 荆锐
阅读提示
X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持续加强、“ 三零” 平安创建向纵深推进、新时代“ 枫桥经验” 花开中原、政法领域改革走深走实、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锻造政法铁军成效显著⋯⋯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省政法工作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亮丽答卷。成绩的背后,是河南
各级政法机关守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全省政法机关锚定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这一目标,以“ 三零” 平安创建为总牵引,扎实推进“ 四治融合”,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提供了坚实政法保障。
1 旗帜引领 筑牢ZZ忠诚
举办读书班、组织集中调研、开展专项整治⋯⋯去年 4 月,中央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省委政法委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政法实践,以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深化建章立制固化教育成效,为全省政法系统进一步筑牢绝对忠诚、提升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福祉作出了表率。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就是力量。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始终把X的ZZ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切实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做到“ 两个维护” 的思想自觉、ZZ自觉、行动自觉。
——用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各级X委政法委和政法单位X组(X委)认真落实“ 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举办集中轮训班、专题研讨班和县级X委政法委书记、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示范培训班等,带动各级政法机关分层分类分批开展ZZ轮训 1890 余期 26 万余人次,不断筑牢政法队伍高举旗帜、听X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以实干践行忠诚为民。聚焦推进河南政法工作现代化等重大实践问题,省委政法委员会委员领题调研,带动政法系统围绕 100 余项重点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分级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做好成果运用转化,有效推动“ 问题单” 变“ 成绩单”。向社会集中公布 40 项便民利民举措,认真落实惠企纾困司法政策, 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份份民生清单, 一项项有力举措,让“ 政法为民” 更加可知可感。
——让“ X管政法” 落地生根。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X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细则,推动建立年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制度和重大事件报告工作制度,深入开展ZZ轮训、ZZ督察、纪律作风督察巡查,对 3 个省辖市X委政法委及所辖 4 个市级政法单位开展了为期 15 天的省级层面督察巡查,着力提高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水平,督促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面履职,“ X管政法” 在基层落地生根。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一次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中,在一项项法规制度的有力规范下,
全省政法干警不断锤炼对X忠诚的ZZ品格,推动各项政法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老百姓“ 心
第 1 页 共 5 页
坎上”。
2 打击整治 守牢平安底线
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
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全面落实“ 十四五” 平安中国建设规划,把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政法委推动出台《平安河南建设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明确 26 项重点任务和 58 个重点建设项目,逐一分解到有关单位。全省 5.2 万个村(社区)、93.3 万家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 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平安创建,汇聚起了“ 河南之治” 的强大合力。
日前,光山县公安局弦山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杨女士报警称,其母亲的手机长时间处于通话状态,很可能在与骗子通话。接到求助后,该所民警快速反应,当即赶往当事人家中,当面戳穿骗局,阻断诈骗过程,避免了群众遭受经济损失。
进入新时代,“ 平安” 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发展。打击电信诈骗、网络谣言、养老诈骗⋯⋯为顺应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 新要求, 全省政法机关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违法犯罪,打出一套惩治犯罪、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 组合拳”。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突出打击涉网黑恶犯罪、农村家族宗族势力黑恶犯罪等,一批涉
黑涉恶违法犯罪分子及其“ 保护伞” 得到依法严惩;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 破获电诈案件 2.9 万起, 押解带回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 4000余人;
持续加强公共安全治理,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 减量控大” 专项工作,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 3.16%;
此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缉枪治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 百日行动” 等,保民平安打出了赫赫声威。2023 年,全省刑事警情同比下降 13.06%,平安建设等工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攀升。
3 基层善治 擦亮幸福底色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
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放在重要位置,注重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除化解,扎实推进“ 四治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关口前移,强化源头防范,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 救火” 重在及时,“ 防火” 重在平时。为构筑基层“ 防火墙”,全省政法机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起底,组织推进“ 践行‘ 枫桥经验’ 助力平安河南” 人民调解专项活动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从城市到乡村,23.9 万个网格 41 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化身“ 信息员” “ 安全员”“ 调解员”,走街串巷、上门入户,将治理“ 触角” 延伸至基层“ 神经末梢”,真正实现矛盾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解决。
凝聚合力,推动多元化解,构建“ 大调解” 工作格局——
“ 原来有个啥矛盾,要么跟对方老死不相往来,要么可能会闹出事儿。现在多好,有地方说事儿,有专业人管事儿。” 在开封,
遇事儿找《宋都调解》已经成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习惯做法。
《宋都调解》的“ 好口碑” 是我省优化多元解纷机制,构建“ 大调解” 格局工作效果最好的注脚。
一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人民调解组织,全省人民调解组织达 5.62 万个、人民调解员达 16.34 万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网络。
同时,积极推进访调、诉调、检调、警调对接,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优化整合各类社会治理力量。目前,全省 2500 余个乡镇(街道) 、52000 余个村(社区)综治中
第 2 页 共 5 页
心已全部实体化运行,乡镇(街道)“ 一站式”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功能规范化、服务便捷化效能不断显现。2023 年,全省共排查化解较大矛盾纠纷 74万余件。
人民至上,推动“ 四治融合”,绘就共建共享“ 新图景” ——
经多方联动,许昌市魏都区居民老杜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通过“ 红帆船” 诉源治理智慧平台线上视频调解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个平台真管用,问题在家门口就解决了!” 日前,拿到调解协议后,老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教化作用、数治的支撑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治理主体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如今,“ 楼栋说事儿”“ 之凤说和团” 等一大批群防群治品牌,成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