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会计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打造“ 湾区通” 专业人才
——首期粤港澳注册会计师青年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综述
本报记者 张修权 高歌
1 月 13 日,首期粤港澳注册会计师青年高端人才培养项目结业典礼在暨南大学举行。48 位青年学员接过结业证书的那一刻,不仅为他们的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粤港澳三地在行业人才联合培养上竖起一块里程碑。
“ 该项目是粤港澳三地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首次合作,是行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 助力打造粤港澳会计人才高地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 ” 广东省财政厅注册会计师行业X委专职副书记饶歆俊表示。
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澳门会计专业联会主办这一青年高端人才培养项目,正是希望通过培养一批精通三地政策及法律法规、 高水平服务湾区新业态的“ 湾区通” 专业人才,打造大湾区行业融合发展“ 智库” ,更好助力三地企业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搭建平台结硕果
青年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未来,而促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更是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的关键。因此,搭平台、促交流、共发展,不仅是该项目的初心使命,也是该项目结出的累累硕果。
学员们用 18 个月的时间,完成 12 期课程,获得了 28 位来自粤港澳学术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及会计师事务所领域带头人的悉心指导,并在结业课题上产出了优秀的研究成果,让该培养项目为三地行业人才真正搭建起跨区域的“ 三个平台” ,即知识分享平台、业务交流平台与事业发展平台。
在结业典礼上,无论是来自三地的行业管理部门还是学界业界,都对该项目的举办给予高度评
价。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局局长容光亮认为,粤港澳三地的通力协作,成功培养了一批更优秀的注册会计师、青年高端人才,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也为推动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这次集训的课程内容涵盖三地金融及财税政策解读、数字化审计以及综合能力三大模块,让学员对三地的经济环境和法规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在日后可以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
“ 该培养项目的最终考核是要求学员根据课程所学进行主题探究,让学员以自身所学深入思考大湾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前景。 ”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看来,项目回应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时代课题,是深化粤港澳多方面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 广东注协在行业人才建设方面的做法是全国行业人才建设的创新示范。”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万文翔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才建设这个关键,携手港澳,将大湾区打造成全国行业人才建设的创新示范地。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对学员们一年多来的学习和表现颇有感触:“ 学员们在一年半的学习中,除了深入了解和掌握粤港澳会计领域的专业前沿知识,还积极推进学术与实践有机结合。”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行政财务部专业处处长赵金光表示“ : 我们要以粤港澳联合培养会计高端人才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大湾区‘ 9+2’ 城市协作效能,推进行业人才交流协作,强化优势互补,达到‘ 1+1>2’ 的效果。”
第 1 页 共 3 页

创新模式促交流
项目开展期间,多位学员入选各类专家人才库,在核心期刊发表财会专业论文及获聘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校外导师。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课程体系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
据了解,为了体现培养项目的高端性及融合性,该项目在课程设置上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领域前沿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完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该项目采用“ 三三制” 教学模式,即三分之一的学习收获来自课堂教学,三分之一来自同学之间的交流,三分之一来自会计标杆企业的考察实习和移动课堂。
“ 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合伙人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包括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