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厦门日报/2024 年/1 月/14 日/第 A03 版重点
利剑高悬 锋芒愈显
——2023 年厦门市委巡察工作综述
通讯员 厦纪宣 本报记者 何无痕
对 35 家市直部门和市属企事业单位X委(X组)开展常规巡察,对工程招投标领域组织专项巡察, 反馈问题 1114 个、 移送问题线索 120 件、 累计新增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收益 42.28 亿元……过去一年,市委巡察工作始终坚守ZZ巡察定位,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稳中求进中推进全覆盖、在守正创新中加强规范化、在质效并举中增强震慑力,交出了一份提振人心的成绩单。
巡什么
更能凸显ZZ巡察定位?
上月初, 《厦门日报》头版刊登的一则巡察公告引起广泛关注。公告显示,市委巡察机构在常规巡察 5 家市级单位X组织的同时,还将根据市委“点题”开展财政补助职业教育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机动巡察,深入查找职业教育发展梗阻。
市委巡察机构始终把巡察工作放到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结合,抓住监督重点和关键对象持续发力,统筹推动“任务型”巡察向“功能型”巡察转变,更加有效发挥ZZ监督保障作用。
着眼服务中心大局,市委巡察机构紧盯中央和省委、市委关注的工程招投标、国企、医药、
教育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促进系统治理。去年 4 月至 6 月,市委巡察机构首次对工程招投标领
域开展专项巡察,采用“常规+专项”的巡察新模式,发挥常规巡察覆盖面广的优势,全面检查
主管部门职能责任履行情况,助力专项巡察系统检视工程招投标领域体制机制性问题,确保巡深
巡透。通过专项巡察,市委巡察机构发现“评定分离”制度亟待完善、政策执行变形走样等问题
191 个,提出巡察建议 16 条,移交涉嫌违法违规项目 54 例,对行业和市场产生震动。
落实全面从严治X主体责任,关键在“一把手” 。市委第四轮巡察以来,市委巡察机构参照中央巡视做法,在撰写巡察报告的基础上,还形成被巡察单位“一把手”情况反映、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履职情况报告和领导班子情况汇总等 3 份专题材料,供市委、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市委组织部门参考,通过“1+3”报告模式,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正确履职用权。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十三届市委按计划完成 10 批次 50 个市级单位的常规巡察,全覆盖率 49.02%,在督促各级各部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服务中心大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ZZ监督保障作用。
怎么联
更能形成强大监督合力?
“‘看病贵’问题,虽有具体事例,但缺乏‘面上’数据,建议再作深入了解……”2023 年
9 月,在医药领域巡察中期阶段,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就来到巡察组会商巡察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随后,该组及时组织力量深挖,进一步掌握门急诊费用逐年提高等情况,使得反馈问题更为具体详实。
巡察报告是巡察成果的重要载体,但以往审改报告多在巡察撤点前后,即使能发现问题也较难补充完善。去年,市委巡察机构将审改报告关口前移,采取指定专人对接、处室挂钩联系、办组会商研讨等工作模式,提前介入指导撰写巡察报告,变节点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