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康日报/2024 年/2 月/22 日/第 002 版要闻
建真言献良策 聚群力谋发展
——政协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委员发言综述
记者 陈楚珺 胡智贤 杨迁伟
2 月 19 日上午,中国人民ZZ协商会议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来自安康各条战线的市政协委员齐聚一堂,聚焦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基层治理、文旅融合、农业农村、教育工作、营商环境等主题,纷纷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献上“金点子” 。
产业逐“绿”,破题经济结构优化
牢记殷殷嘱托,围绕追“新”逐“绿”,各位委员就安康产业经济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放眼全局,市政协社会法制和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建议,从加快推进汉江航道复航、加快推进无水港示范建设、优化航线完善路网结构、完善枢纽集疏运功能等方面着手,加速建设秦巴腹地综合交通枢纽,为产业经济发展打通“大动脉” 。
民建安康市委会从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难点出发,建议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争取能够在国家层面建立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建立符合汉江流域实际的“生态补偿机制”与“项目补偿机制”,全力打造水源区、受水区、影响区利益联结机制。
安康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着眼安康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委员赵明莉认为应瞄准市场,注重效益,研制“富硒茶产业+X”产品,将富硒茶产品与观光、养生、衍生品、文化等方面紧密结合,促进我市生态优势,与餐饮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既要用足天然富硒自然禀赋,更要用好人工补硒增硒的科学技术。”委员王飞认为,对企业成功研发富硒产品并实现标准化量产的,应根据设备投资和产值给予扶持,进一步做好富硒产品标准化生产。
委员张轩心系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建议充分挖掘独特文化元素对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深度挖掘民间音乐、手工艺、古建筑等资源。委员何芳则建议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把庭院经济发展与县域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相结合。
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各县(市、区)政协积极为县域产业经济发展探寻突破口。汉滨区政协建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凸显生态优势,聚力打造秦巴风情乡村;石泉县政协建议强化园区、经贸、招商、文旅、农业、供销等相关部门协作,加快构建石泉预制菜自主品牌营销体系;宁陕县政协建议探索特色产品碳积分赋能,争取将农林特产、食品、矿泉水、工艺品等产品贴上“碳标签”,提高产品供给能力;镇坪县政协聚焦“民宿+”发展战略,建议着力扶持与民宿经济发展相关联的重点产业和延伸产业,有效推进生态和乡村资源向旅游经济转化;旬阳市政协则建议加快农文旅融合,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推动从药用、食用延伸到饮品、保健品、日化品、康养旅游产品等大健康产业体系建设……
产业发展显活力,集体经济结硕果。如何促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档升级?不少委员给出了解决思路。委员胡媛认为,要发展“村级+”合作模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兴建、联村、共建“飞地”集体经济项目。“村集体经济组织说到底还是能人经济。”委员周航认为,要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和管理层教育、培训制度,把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人才培训工作经常化、固定化。
市政协研究室认为,应加快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赋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适当
第 1 页 共 3 页
的自主弹性,探索集体收益资金按一定比例作为村干部个人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的报酬;同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提升群众参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内涵扩围,培育营商生态沃土
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如何多举措、多维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也引发了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委员韩从军认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关键一环。其中,又要注意坚持新老企业一视同仁,在政策支持、关心关爱、ZZ待遇等方面,既惠及新招引企业,又赓续好原有企业的政商关系。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在供电扩容、供水保障、排污收费、房租市场、划行规市等方面主动进行多方对接,形成有力指导和引导。对已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精准配套优惠政策,做到“一事一议” “一企一策” 。
从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出发,委员杨才钧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帮扶力度,职能部门“搭台子” “搞服务”,营造公平竞争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