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通辽日报/2024 年/2 月/22 日/第 001 版
通辽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20 日在通辽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通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纪强
各位代表:
我受通辽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
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 年的主要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通辽跨越追赶、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也是六届人大常委会高效履职、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两件大事”,聚焦聚力现代化通辽建设,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高质量完成了常委会各项工作任务。全年举行常委会会议 8 次、主任会议 15 次。制定地方性法规 2 部,开展立法调研 2 项;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 29 个,开展执法检查 5 次、专题询问 1 次、代表集体视察 5 次;作出决议决定 9件、审议意见 23 项,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87 人次,有效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作用,为通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我们坚持X的全面领导,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更高ZZ站位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思想ZZ建设的重要抓手,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推进。坚持学字当头,在系统学习、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基础上,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突出位置, 举办读书班 4 期、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研讨 16 次、专题讲座 9 次、履职培训班 6 期,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地方立法、执法监督为切入点,确定 19 个重点调研课题并全部形成调研报告。深入查摆检视问题,将“ 当下改” 与“ 长久立” 有机结合,制定出台了《立法后评估办法》等制度机制 5 项。通过主题教育,常委会拥护“ 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 的ZZ自觉更加坚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教育成果持续显现。
常委会把坚持X的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决执行市委领导人大工作的各项制度规定,全年就常委会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要立法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 18 次。市委专题听取常委会工作汇报,对全市贯彻中央、自治区X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研究制定了《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通知》 ,批准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服务机构,为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常委会X组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凡常委会重要工作、常委会议重要议题,都事先经X组会议研究讨论,全年召开常委会X组会议 23 次,有效保证了中央决策和自治区X委、市委工作部署得到全面及时贯彻落实。
常委会切实增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ZZ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ZZ引领和教育培训,先后举办专题讲座 2 次、集体学习 4 次、研讨交流 3 次;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专题培训各级人大代表 8000 余人次。认真组织开展人大代表“ 感X恩、听X话、跟X走” 主题宣讲,精心组建人大代表宣讲队伍,采取专题报告会、代表讲堂、短视频等方式举办主题宣讲 292 场。按照自治区人大统一部署,周密安排、压实责任,
第 1 页 共 5 页

积极稳妥开展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坚持市县两级联动,成立工作专班推进,逐条逐项梳理检视,已形成清理意见报送自治区人大,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提供法制保障。
一年来,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以更强担当推动通辽跨越追赶。常委会在认真总结这几年经济监督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 ,从十个方面将经济监督的内容和形式固定下来,初步构建起完整的经济监督体系,人大经济监督工作越来越深入、越做越富有成效。
常委会聚焦市委关于“ 做大总量”“ 再造一个通辽工业” 决策部署,重点开展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专项监督。组织五级人大代表深入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企业集中视察,听取专项报告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专家座谈与会商研判相结合,全面了解我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铝镍硅新材料及延伸加工发展情况。代表们深刻认识到,通辽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有优势和基础、也有广阔前景,必须抢抓新能源、新材料发展机遇,在完善产业发展的思路布局和政策措施上狠下功夫,力争尽快把通辽新能源、新材料链条拉长、产业做大。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抓住玉米、肉牛这两个通辽农牧业“ 金字招牌” 持续开展监督,专门听取和审议全市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组织五级人大代表从肉牛改良繁育、养殖育肥,到市场交易、屠宰加工,再到品牌建设、商品销售,进行了肉牛全产业链集中视察,就建设好“ 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 提出监督意见。聚焦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欧投行生态工程两大生态建设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开展《通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专题听取和审议全市绿色建筑情况报告,多措并举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聚焦制约通辽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响应自治区“ 五个大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