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衡水日报/2024 年/2 月/17 日/第 001 版
民之所盼 政之所向
——2023 年我市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去年以来,我市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力保障和促进民生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高质量完成 20 项民生实事项目。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为民生“ 加码”、为幸福“ 提速”、为生活“ 添温”,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
老有所养 托起最美“ 夕阳红”
“ 大娘,门口的坡道走起来方便吗?扶手用着习惯吗?” 近日,故城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到郑口镇贾黄村适老化改造服务对象王兰凤家中进行走访, 仔细检查扶手、 护栏等设施安装是否牢固、使用是否方便,并关切地询问老人对改造是否满意。
“ 夜里起身,床头安装了感应灯,门口改造的安全扶手还做了坡道,就连洗澡也可以坐到专门的椅子上,再也不用担心滑倒了⋯⋯以前可不敢想能有这样的日子,真是又方便又安全!” 说到适老化改造民生工程,王兰凤不停地称赞。
王兰凤今年 70 岁,是低保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导致右腿行动受限,经常磕磕碰碰,生活中有很多不便。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量身定制的适老化改造大大提高了她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
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是 2023 年市政府 20 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去年以来,我市紧扣特殊困难老人居家养老痛点,优先将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和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作为居家适老化改造重点对象。在完成以上人群家庭适老化改造后,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等老年人家庭。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根据住房现状、护理能力、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改造项目,自愿向民政部门提出改造申请。 改造申请审核通过后, 民政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上门对家庭生活空间、老年人生活能力、 家庭照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协商指导老年人家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进行改造。方案经由老年人或其监护人签字确认,做到“ 一户一案”。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市民政局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将文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定细则、定内容、定成绩,完善工作机制。重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重点培训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职业守则,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照护特点,老年人常见冲突和压力处理方法等专业知识,提升养老护理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市已经完成新增等级认定养老护理员129 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4 人, 占年度任务量112%。全市 1243 名养老护理员,均已完成“ 岗位大练兵” 培训和县级培训。
学有优教 筑就腾飞“ 新高地”
窗明几净,书声琅琅。现衡水市第六中学西校区是由原衡水市第二中学西校区改建而来,去
年秋季学期已投入使用,新增教学班 22 个、学位 1160 个。(下转 2 版)
(上接 1 版)“ 2023 年,主城区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1.6 万余个,提前并超额完成目标任
第 1 页 共 3 页

务。” 2023 年 12 月 21 日,在衡水市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志强说。
“ 在南外环买了新房,刚搬过来的时候还担心小孩上学远,现在建好了巨吴渠小学,又建成了第十五中学,以后孩子就近上学,真的是太方便了。 ” 家住南外环某小区的市民李先生满意地说,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这对每个家里有学龄儿童的市民来说都是最大的福音。
去年以来,我市组织桃城区、衡水高新区和滨湖新区在认真调研摸底、科学统计测算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投入保障,多渠道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通过增建装配式教室、为新建学校配齐设施设备、初中学校举办分校等方式,新增小学教学班 78 个、学位 4290 个,新增初中教学班 89 个、学位 4895 个。
作为解决大班额、入学难的跟进项目,我市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工程,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截至去年年底,按照国家标准对 12075 间教室进行护眼灯光、护眼黑板改造。实现了学校教室照明卫生达标率 100%,教师、学生、家长防近视知识知晓率 100%,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建档率 100%,重点人群视力精准干预率 100%,有效减少了儿童青少年学生新发近视率。
“ 护眼灯的安装,照亮的不仅仅是一间间教室,更点亮了学生的眼睛,照亮了学生的未来。”苏志强表示,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是我市“ 健康教育” 开展的重要一步,借助本次“ 亮眼” 工程这一民生实事,不断完善视力健康评价体系、落实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