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青年报/2024 年/1 月/17 日/第 002 版要闻
谱写共青城新时代垦荒创业青春篇章
中共江西省共青城市委书记 卢治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 6 月 26 日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X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共青城是全国唯一以“ 共青团” 命名的城市,一部共青城的建设史,就是一部青年发展史、青年创业史。作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共青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扛起试点之责,围绕“ 7+5” 领域深入探索,努力“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一、坚持X管青年,护航青年优先发展
规划优先。将青年工作纳入共青城“ 十四五” 发展规划和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青年与城市共发展、同进步。聚焦共青城建设中部地区“ 四个示范区”,编制《共青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 , 成立青年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青年政策专委会、 青年文化专委会、青年保障专委会,将青年工作作为市委战略性工作抓紧抓实。
政策优先。围绕青年成长发展全过程,出台《共青城市“ 共青英才” 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打造中部地区青年人才集聚地的实施意见(试行) 》 ,聚焦人才培育、求职就业、自主创业、安居宜居、婚恋养育等重点领域,梳理汇总普惠性、标志性青年政策 15 条,着力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让更多青年向往共青、扎根共青、圆梦共青。
机制优先。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组织、财政、人社、教育等
50 余个部门定期磋商青年事务。构建深入基层、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机制,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走访调研青年发展工作,摸清青年需求底数,形成《如何打造万千青年向往的“ 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 调研报告》,进一步突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青年理念和视角。
二、做优育人平台,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搭建ZZ培育平台。聚焦凝心铸魂,建设“ 1 基地+N 路线” 青年教育实践活动阵地。依托中央团校共青城培训基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依托共青城红色资源、创业资源,打造胡耀邦陵园、“ 共青精神” 体验园、博物馆系列红色研学路线,全国青年创业基地、服装小镇、新经济产业园系列青年创业实践教育路线,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覆盖青少年 20 余万人次。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结合共青城工业基础优势、人才聚集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 4 个优势产业蓬勃发展,低空经济、低碳经济、数字经济 3 个未来产业势头强劲,腾讯云上跨境生态园、科大讯飞、中航通飞等一大批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格局,3 年新增经营主体 4 万多家,连续 3 年获评江西省营商环境评价前 10,为青年提供更加丰富的实习就业、创新创业资源。
搭建校企联育平台。发挥 17 所大中专院校资源优势,深入实施“ 高校、企业、产业” 三联动,打造一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深化“ 研究院+产业园” 模式,建成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等,为青年参与科研创新、技术转化提供平台。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和大学生专业特长,推动 65 个驻市高校学部(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