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延安日报/2024 年/1 月/17 日/第 003 版综合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吴起新篇章
——访吴起县委书记贺毅
记者:开展“ 三个年” 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出的工作安排。请您谈一谈,2023 年吴起县是如何围绕省委“ 三个年” 活动安排和市委扎实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六四” 工作布局,谋划部署各项工作的?重点抓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贺毅:吴起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山大沟深,交通区位差,但境内油气资源丰富,原油年产量稳定在 520 万吨左右,约占全市的 1/3、全省的 1/4。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主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因此,我们紧扣省市工作要求,立足资源禀赋,确立了项目支撑、城乡统筹、能源强基、生态优先、产业富民、实干兴县的总体思路,坚持每年办成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以项目支撑带动高质量发展,以城乡统筹促进融合发展,以能源强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以生态优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产业富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以实干兴县开创事业新局,以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吴起新篇章。
2023 年,我们重点抓了六项工作。一是抓工业转型。按照扩油增气兴电促转化的思路,支持油气企业挖潜增效,力促工业经济转型。全年预计生产原油 510 万吨、天然气 1.8 亿方,发展新能源 65 万千瓦。虽然原油产量较 2022 年下降 10 万吨,但经济仍保持预期增速,三次产业比由2022 年的 3.5:80.4:16.1 转型调整为 2023 年的 3.7:78.5:17.8。二是抓富民产业。吴起现有山地苹果
12 万亩、日光温室 5900 座、标准化养殖场 360 个、香菇种植基地 4 个。我们立足产业实际,认真做好“ 土特产” 文章,整合 1.78 亿元扶持到户产业发展,构建起以山地苹果、畜牧养殖、设施农业为主导,小杂粮、林产、水产为补充,香菇、香瓜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 3+3+X” 农业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周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签约落地万头和牛养殖项目,建成供港蔬菜基地3000 亩,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6816 元、增长 7.7%。三是抓基础提质。区位落后、交通运力差是吴起的实际,特别是化工园区缺水导致项目落地难。吴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破解路和水的瓶颈制约。我们列支 1 亿元,一方面,重新启动吴华高速公路建设,预计 2025年 10 月份建成通车;另一方面,聘请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正在谋划论证盐环定吴起应急供水工程,着力补齐基础短板。四是抓生态建设。吴起是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去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荒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黄河“ 几字弯” 攻坚战重点县,这是继退耕还林之后,对吴起来讲又一次绿色革命。我们通过与国家“ 三北局” 和省林业局协调争取,将我县与甘肃华池、环县打造新时代的西北“ 塞罕坝”,策划申报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防沙治沙成果巩固等三北工程中央投资项目 3 个,总面积 139.4 万亩,总投资 15.72亿元。目前我们正分步骤实施百万亩绿色生态屏障、森林质量提升、碳汇储备林三个“ 百万亩”
项目, 已完成绿色生态屏障项目 72.5 万亩、 森林质量提升项目 41 万亩, 评估认定碳汇交易林 68.5万亩,完成碳汇交易额 1455 万元,成为全市首批林业碳汇交易县。五是抓民生改善。我们实行民生实事百姓谈,采取人代会票决的办法,坚持每年办成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先后整合 2.3 亿元改建乡村道路 20.6 公里,拓宽城区“ 卡脖子” 路段 6 条,改造老旧小区 17 个;列支 2000 万元用于医疗保障倾斜救助和基层医疗水平提升,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反响较好。六是抓社会治理。首先,优化了部门X组织设置,解决了X委、X组、X支部职能不清的问题。其次,研究制定了各领域X建主题,推动X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时,我们学习借鉴浙江“ 千万工程” 经验,把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巩固衔接、文明创建、集体经济壮大等工作有机结合、
第 1 页 共 3 页
一体推进,完成 18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 8 个数字化乡村建设;50 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村达到 8 个、占全县 91 个行政村的 8.8%,5 万元以下薄弱村全部清零。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新时代县域经济发
展的根本指引。请您谈一下,2023 年吴起县是如何以高质量项目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
贺毅: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着力打造工业、农业、文旅及现代服务业 3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是科学谋划。列支 1000 万元专门用于项目策划包装,2023 年先后谋划储备重点项目 145 个、总投资 227 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 63 个、基础设施类项目 51 个、民生事业类项目 31 个。2024 年谋划储备重点项目 187 个、总投资 240 亿元;计划安排重点项目 76个、总投资 232.4 亿元。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 29 个、总投资 113.8 亿元,谋划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均达到开工项目 3 倍以上,社会资本、产业、制造业项目总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速。二是精准招商。对标全市 11 条产业链,围绕我县打造 3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 53 个,落地开工 49 个、完成投资 71.8 亿元。特别是招引落地了 25 亿方天然气净化厂、20 万吨混合轻烃分离等 3 个能化类项目,初步构建了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化工业、制造业等多元发展的工业格局。三是加快建设。建立推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专班、一个责任单位的“ 四个一” 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包抓、调度“ 解扣” 等制度,全年安排的 71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