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吉林日报/2023 年/9 月/20 日/第 004 版国内国际
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金融赋能 为白山松水增添“ 绿色” 底蕴
本报记者 张雅静
打开绿色吉林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的是碧波荡漾的秀丽河湖、是白色盐碱地华丽转身后的高标准农田、是一座座稳稳伫立在辽阔黑土地上的风力机组⋯⋯一个个绿色项目,将吉林大地勾勒得和谐秀美、生机盎然。
生态变革的发生,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一直以来,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该行将绿色金融工作纳入全行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和考核。立足吉林省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省政府绿色产业规划,聚焦省内重点绿色企业,围绕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进行信贷投放,发挥了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截至 2023 年 8 月末,建行吉林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 253.56 亿元,比年初新增 29.39 亿元。
自上而下发力
打造绿色发展“ 助推器”
“ 一方面,我们根据总行顶层体系设计,相继成立了绿色金融和‘ 双碳’ 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行各层级绿色金融工作稳妥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制发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和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规划方案,围绕如何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升对绿色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推动绿色发展转型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 采访中,建行吉林省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锐介绍。
据了解,《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规划方案(2022—2025 年) 》的制发,使该行可以更加积极把握“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金融发展重要战略机遇,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提升对绿色经济的服务能力。
同时,建立绿色企业和项目融资绿色通道,提升服务效率,并给予绿色信贷规模专项配置、贷款定价、新增贷款计提拨备总行承担、扩大审批授权、优化信贷流程等差别化支持政策。并持续提升绿色贷款占比,综合运用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产业基金、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产品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推进绿色金融与基础设施、制造业、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提升各类业务绿色底色成色。
此外,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人才培训体系,积极配合建总行研修中心开发了绿色发展大讲堂培训课程,组织各分支机构人员学习,建立了一支专业专注、持续稳定的绿色金融人才队伍。一系列顶层设计,为建行吉林省分行有序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焦农业转型
为广袤黑土地增添“ 绿色” 注脚
“ 你脚下的这片区域过去都是盐碱地,经过我们的改造如今已经可以种出高品质的水稻了!”松原市善鑫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士轩介绍,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是一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机生态循环农业为主要业务的现代农业企业。2022 年,有机水稻平均每公顷产 13000 斤,旗下品牌“ 善德良米” 有机大米客户广布于“ 北上广深” 以及沿海城市。
“ 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建设银行松原分行的全力支持。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在该行开立账户。作为农业企业,去银行办理业务的频次较高、业务量较大,松原分行的工作人员始终耐心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 ” 张士轩说,松原市善鑫农业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在农业设施基础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增添了农机设备,就在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之时,建设银行松原分行及时为企业设计了全面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送来了“ 及时雨”。
第 1 页 共 3 页

“ 在 2016 年 7 月,建设银行为我们提供了 500 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为公司提供了资金保障。” 张士轩说。
2022 年,松原市善鑫农业有限公司在全域土地生态综合整治项目上持续发力,为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带动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银行松原分行为企业一期的三个项目提供了信贷资金 1.9 亿元。
“ 这次合作,是建设银行对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 张士轩激动地说,通过这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