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3 年/9 月/15 日/第 002 版要闻
人民银行前瞻降准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本报记者 马梅若
9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 2023 年 9 月 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 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
“ 此次降准处于经济回升接力的关键时刻。”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全面降准,是继 3 月全面降准 0.25 个百分点之后,年内第二次实施降准。人民银行在连出降息、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大招后,年内二度降准,体现了人民银行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决心。
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 5000 亿元
受访专家均表示,此次降准有望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据测算,人民银行 9 月份再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 5000 亿元。“ 这是‘ 真金白银’ 注入实惠,能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宏观指标将呈现更多积极变化,经济稳步回升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提升。” 一位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应当说,此次降准在意料之中。此前已有不少市场分析认为中长期流动性出现短缺,采取降
准等手段对冲近期流动性扰动因素是一种合适选择。
“ 本次降准前瞻适度。” 受访专家告诉记者,降准步长仍为 0.25 个百分点,不包括已经适用5%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了超过 5000 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总量适度,既能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又可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满足信贷增长、现金投放、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补缴等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体现了人民银行精准适度为银行“ 补血”,精心呵护市场流动性的积极信号。
也有专家预测物价水平有望温和回升。 “ 随着市场信心恢复以及政策传导效应进一步显现,经济循环畅通程度提升,近期通胀已出现积极变化,8 月份 CPI 同比由负转正,PPI 同比降幅也连续两个月收敛。 ” 一位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持续增强了金融支持扩大内需的后劲,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好金融资源的先期带动作用,支持通胀指标持续温和回升。
董希淼分析认为,综合来看,近期宏观政策“ 组合拳” 果断连续出手,财税、房地产、货币政策接连发力,市场预期明显好转,但经济回升弹性仍有待增强,二度降准将继续接力体现政策支持效应。
银行体系流动性延续合理充裕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国际ZZ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的累积效应继续显现,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
在内外部多重挑战下,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多措并举,稳好、稳住了流动性总量,确保流动
性合理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