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经营报/2023 年/9 月/4 日/第 B05 版银行
跨境金融便利化升级
广发银行助力湾区 “ 一带一路” 贸易高
质量发展
访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罗佳
本报记者 秦玉芳
“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为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构建打造了平台基础,也为国内企业跨境业务的市场开拓打开了新的局面。
金融是助力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金融力量的主力军,多年来商业银行在跨境金融服务等领域持续探索提升,为企业“ 走出去”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 一带一路” 企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又将如何进行业务布局,以提升针对中小企业的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在“ 一带一路” 最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广发银行以其独特的区位及业务优势,多年来聚焦跨境金融服务布局,搭建了跨境结算、投融资等综合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 一带一路” 的跨境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金融服务支持。针对下一步业务布局,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罗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积极响应并紧紧围绕“ 一带一路” 倡议,继续深入推进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依托银保协同优势,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为“ 一带一路”建设、中资企业“ 走出去”“ 引进来” 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聚焦跨境金融便利化服务
《中国经营报》:在外贸业务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跨境贸易过程中在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呈现哪些特点和趋势?作为核心的金融支持力量,商业银行在服务“ 一带一路” 企业时,需要哪些准备?
罗佳:粤港澳大湾区“ 9+2” 城市群是国内开发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经济呈现“ 经济有韧性、市场有活力、发展有质量” 等特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下,企业“ 走出去” 参与跨境贸易投资往来及并购
需求凸显,尤其在跨境结算、贸易融资、跨境担保等领域的多元化、便捷性要求愈加迫切。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也是企业“ 走出去” 进行市场拓展的必要支撑力量。在“ 一带一路” 的发展背景下,从政策层面来看,作为金融力量主力军的商业银行,要具备政策跟进及内化落实的能力。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方,银行应对外汇政策、区域政策、行业政策等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专业度,政策业务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从金融创新层面来看,银行要具备科技金融服务经验和能力。当前,数字化、线上化、便利
化成为跨境金融服务的新趋势,银行需不断提升金融、科技融合力度,增强创新服务能力。
从业务层面来看,银行可以重点从结算和融资等业务领域进行布局。在结算方面,依托外汇监管政策导向,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践行国家宏观战略,落实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在融资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借助境外分行、 自贸区分行以及境外同业机构,通过跨境联动业务,帮助企业引入低成本融资资金,切实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另外,在跨境贸易结算效率上,银行作为服务跨境企业最直接的金融机构,在政策支持下,可进一步精简业务流程,提高跨境贸易结算效率,尤其要推动跨境人民币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服务新的发展格局。同时,银行还可充分利用全球代理行网络,帮助“ 走出去” 企业突破地
第 1 页 共 3 页
域壁垒。
《中国经营报》:广东省一直以来都是跨境贸易的大省,也是“ 一带一路” 企业的重点集聚地。多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在服务“ 一带一路” 企业业务发展方面,有哪些关注重点?
罗佳:广东作为跨境贸易大省,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诸如便利化改革、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贸易新业态等跨境贸易的业务模式探索方面,更具有主动性,体现了经济的活力。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广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广发银行深耕大湾区市场 30 多年,在粤港澳大湾区“ 9+2” 城市也均实现了一级分行机构的全覆盖,在管理权限、业务效率等方面比较优势尤为明显。
近年来,广发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及业务优势,着力聚焦企业跨境金融需求,通过“ 跨境瞬时通”“ 跨境人民币直通车” 等丰富的产品货架体系构建,搭建了跨境结算、投融资等综合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全球资源,为“ 一带一路” 的跨境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金融服务支持。
2022 年,广发银行通过香港、澳门分行累计为境内企业提供跨境融资 415 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 1774 亿元。
当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大湾区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