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9 月/11 日/第 008 版市县政协
构建“ 全闭环” 推动“ 真落实”
——访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政协主席戴兆平
本报记者 江迪 通讯员 张根林
不久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委办、政府办、政协办联合印发了《区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办法(试行) 》。这是姜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新定位新使命,探索构建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闭环机制的新成果。记者为此专访了姜堰区政协主席戴兆平。
记者:姜堰区探索构建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闭环机制是基于什么考虑?
戴兆平:姜堰区探索构建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
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上级文件精神的务实之举。
同时,协商成果凝聚着委员的智慧心血,自身协商成果得到认可,可以充分激发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履职向深度挖潜、作用发挥向广度拓展;协商成果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大局、紧扣重点难点、弱项短板提出的意见建议,成果转化落实,有利于助推一些重要民生问题的及时解决、X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构建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闭环机制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戴兆平:要坚持X的领导核心。姜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协商成果转化工作,区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政协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对协商成果转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出台制度文件,对协商成果转化的形成、报送、受理、交办、办理、落实、反馈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形成“ X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 的良好工作格局。
要夯实建言质量基础。有效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地,前提是协商建言的“ 含金量” 确保提出的建议质量高、可操作性强。在科学选题“ 贴中心”、调研视察“ 下深水” 的基础上,我们对各种履职成果,多层严格把关,做到精益求精,力求观点鲜明,体现“ 政协水平”。同时,坚持论证于建言之前,对初步形成的协商成果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参与委员意见,形成初步调研报告,反复论证修改完善后,提交政协主席会议审议,确保研究成果高质量。
比如,在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