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3 年/9 月/8 日/第 001 版
让好山好水有好“ 价”
——全国政协“ 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远程协商会筹备综述
本报记者 王硕
“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了践行“ 两山” 理念的重要意义。
X的十八大以来,祖国各地发生的历史性变化证明,绿水青山可以与富民发展相得益彰,也
越发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探索和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如何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念由此而生。作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纽带、桥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新兴事物,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
战。
为此,全国政协精准选题,将“ 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作为 2023 年全国政协 10项重点协商议政活动之一,于 9 月 8 日召开远程协商会。
为充分了解发展现状、存在问题,2023 年 5 月、6 月,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率队下,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先后组织调研组赴广东、贵州等地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多次组织与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地方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等座谈交流。7 月 30 日,在委员履职平台上开通主题议政群,委员、专家围绕主题积极建言,为会议召开打下坚实基础。
从理念走向具体行动
2023 年 5 月,调研组来到广州海珠湿地登高远望,只见水网交织、绿树婆娑,鸟儿尽情翱翔于这片天地之间⋯ ⋯ 这里被誉为广州“ 绿心”,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占地达 1100 公顷(相当于 3 个纽约中央公园) 。
“ 能在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保留这样一片湿地,难能可贵。海珠湿地生动诠释了在繁华大都市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 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潘立刚感慨道。
据广东省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珠湿地所在地过去是一片万亩果园。随着城市扩张,果林渐渐被城市建筑包围。2012 年,广东在全国首创“ 只征不转” 保护性征地,并放弃了巨大的土地商业开发价值,逐步恢复水网系统,在城市中保留了这片湿地。
生态环境的好转带来的不仅是美丽的景色。调研组了解到,因为这片湿地的存在,有效缓解了广州内涝现象和城市热岛效应,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一批企业争相在湿地周边落户,带动整片产业园的发展,使这里成为广州乃至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 这就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诠释。”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原厅长鲁修禄对广东的做法颇为自豪。 “ 优质的生态产品可带动区域内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全面提升。”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印红曾长期在林业部门工作,对海珠湿地并不陌生。她和委员们交流时还提到,海珠湿地探索的自然教育“ 海珠模式” 一直是业内学习的范本。“ 生态产品的‘ 价值’ 不仅仅是经济价值,‘ 教育价值’ ‘ 文化价值’ 等都应该被考虑其中;而且老百姓的好口碑就是最好的价值!”
第 1 页 共 3 页
同样,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调研组看到,都匀市以特有的高原生态环境为依托,以都匀毛尖茶为首,借势而进,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走上了一条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富民、绿色化发展的生态产业化之路。2022 年,全市茶业产值达
28.66 亿元,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达 48.93 亿元,都匀市荣登贵州省十大热门景区榜单。茶旅融合接待游客年均 20 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 1.9 亿元。
“ 一路走来可以看出,各地开展了多样的探索,方向正确、改革有效、经验宝贵。”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说出了调研组的心声。
在专题调研情况介绍会上,相关部委负责人表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已从理念走向具体行动,步入实质性的实践阶段,目前已在福建、海南、贵州、浙江、江西、青海等省开展先行试点工作。2021 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将其从地方实践上升为顶层设计。相关部委以及各地积极落实推进,已有近 30 个省(区、市)相继印发实施方案,多维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路径,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