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证券报/2023 年/8 月/17 日/第 A04 版资管时代
聚焦重点领域 创新业务模式
银行助实体经济融资效能提升
本报记者 石诗语
日前,多家银行密集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聚焦化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为民营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近年来银行业助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一个缩影。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银行业精准加大对普惠金融、民营企业、绿
色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业务模式,持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效能提高,增强市场信心。
加大民营经济支持力度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多家银行创新
机制、丰富产品,着力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日前在该行举办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表示: “ 工行把服务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致力于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坚强金融支撑。”
银行精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零售、农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重点企业,
其中专精特新科创领域是多家银行发力的重点。
中国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 有技术创新、无固定资产,抵押难、融资难,是科创企业长期面临的发展之痛。近年来,中行以打造‘ 专精特新企业首选服务银行’ 为目标,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金融需求,逐步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日前表示,下一步中国银行将以持续深化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依托全球化、综合化特色服务优势,加大贷款、结算、贸易融资、全球服务、资源共享、综合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与民营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创新评价机制助企纾困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缺少抵押物,是困扰和制约其贷款融资的瓶
颈之一,也是多家银行着力解决的问题。
“ 传统模式下,银行通常以财务状况评判企业信用,由于自证性数据客观性不足,且信息不对称,难以准确分析信用,效率低、成本高、风控难。”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针对此症结,建设银行围绕替代性数据推进数据集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