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3 年/8 月/8 日/第 001 版
聚焦急难愁盼
办实事解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主题教育
学习成果落地见效
本报记者 马梅若
“ ” 字怎么念?
这个小问题可能会难倒不少人。尽管“ ” 字看似结构简单,但它却是个生僻字。有的人就因为名字里有“ ” 字而吃尽苦头:在购买机票、高铁票,办理日常生活缴费以及金融业务时,小小的生僻字成为了一道鸿沟,将他们阻隔在信息社会带来的便利之外。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标准化与规划处副处长冯蕾在回忆一次“ 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实地调研工作时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她在陪着一位名字里带有“ ” 字的女士连续跑了多家银行网点后发现,这位女士持身份证到网点办理开户业务时,身份证件姓名中的“ ” 字无法被银行的信息系统识别,导致相关业务无法办理。
“ 我们动动指尖就能享受的数字化服务,她们却难以实现。” 冯蕾感叹,“ 在主题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生僻字造成的数字鸿沟就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要用系统观念来解决。”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坚持围绕人民群众在金融领域的“ 急难愁盼” 问题,将重点工作任务与主题教育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学在日常 学在经常以学铸魂强X性
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国际处处长曹作义亮出了他手中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单行本,一条条的重点划线、一页页的折角、随处可见的注释等展露在眼前。
“ 主题教育学习需要天天学、时时学,这样才能入脑入心。” 曹作义告诉记者,有一次大家在讨论最近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有人戏言“ 这些唐诗是不是早就过时了”。曹作义感慨,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青年干部难免产生思想困惑、选择焦虑。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部影片受到欢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机关X委常务副书记傅国文也颇为赞同。在他看来,主题教育意义重大,教育引导X员干部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格,在学思践悟中汲取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能够有效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 通过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铸忠诚、促实干,能够更加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他谈道。
在反洗钱局举办的主题教育演讲活动上,多位演讲者在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相关文章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学习、工作经历发表精彩演讲。例如,来自广东江门中支的交流干部刘健强从一部热播电视剧《狂飙》展开,以广东反洗钱在扫黑除恶斗争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为例,展现了反洗钱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工作成效。
“ 通过主题教育,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发展以及我们身上背负的责任。当听说江门( 《狂飙》故事拍摄地)老百姓的安全感越来越高,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 ” 曹作义感慨
第 1 页 共 3 页
道。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在开展主题教育中高招频出、亮点纷呈。
“ 抓好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两个重点,持续推动X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金融法律研究处副处长黄珊珊告诉记者,该司开展了为期 7 天的领导班子读书周活动,在前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以集中研讨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系统总结了相关体会;对于普通干部,则充分利用常态化学习机制和“ 金融与法律博闻论坛”“ 青年业务沙龙” 等既有学习品牌,促进X建与业务相融共促,增强集体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科技司将主题教育目标要求融入科技工作各方面,通过司局级X员领导干部集体学习、领导班子讲X课、联学联建、X小组和青年理论小组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将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有机结合,在深入调研金融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科技应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科技工作等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X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大兴调研之风
把群众呼声转化为制度成果
浸润于日常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探讨之外,“ 到一线去” 同样不可或缺。后者正是为了更好地
了解市场主体的实际需求,理解政策从出台到落地的痛点、堵点。
据傅国文介绍,为了发挥好金融“ 润滑剂” 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在联学联建活动中特别注重架起沟通桥梁。除了出台一些利企惠民的政策,很多司局会主动与财政部、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加强联系沟通,对接企业需求,并和金融机构一起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傅国文告诉记者,通过主题教育,“ 金融为民” 已经成为人民银行总行机关X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曾有一则新闻报道令人动容:一位老人不知道已故儿子的工资卡到底是在哪家银行,只好一家一家上门查询。老人的遭遇引发同情,也引出一个话题:一个人离世,未向亲人交代自己的存款信息时,他的亲人要如何查询和提取这笔存款?这既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 关键小事”,也是践行“ 金融为民” 的大事。
像这样的故事有不少,“ 金融为民” 就是要解决这样的急难愁盼问题。记者了解到,结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