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赣南日报/2023 年/7 月/24 日/第 001 版
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金融作为
——我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综述
记者 钟瑜 通讯员 张春明
全市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 7800 亿元,存贷比达 102%,域外资金持续流入;直接融资 477 亿元,实现新的突破;新增上市公司 2 家,两年新增 7 家,上市公司市值近 1900 亿元;先后建成
10 个县域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促成贷款投放 50.88 亿元,支持小微市场主体 2655 户;举办专项产融对接活动 46 场,现场签约项目 742 个,签约金额达 1442.58 亿元⋯⋯
近年来,赣州金融系统聚焦“ 作示范、勇争先” 的目标要求,围绕“ 三大战略、八大行动” 和“ 1+5+N” 产业集群,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制造业、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投放,在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服务助力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监管部门创新举措,引领金融机构改变模式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赣州创兴木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木材加工、木材销售,企业因业务扩展急需周转资金购入一批原材料,但由于无融资抵押物,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赣州农商银行率队的市金融专家服务团了解到实际情况后,考虑到常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无法满足其需求,在无抵押物的情况下,赣州农商银行决定给予该企业一笔三年期流动资金贷款 300 万元,并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从走访对接到贷款发放,仅用 3 天。
这是我市 2023 年金融专家服务团再提升行动活动的一个实例。
今年初, 我市组织银、 证、 保、 担、 投等金融机构组成 20 个市金融专家服务团, 聚焦 “ 1+5+N”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以“ 企业提、政府点、机构配” 的方式,分行业、分领域开展走访,提供“ 一企一策” 投融资和上市培育方案,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4 月 27 日,“ 赣州金融日” 围绕三大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融湾先行的需要、建设赣州区域金融中心的需要)、四大版块(产融对接、资本对接、金融助力产业招商、政策宣讲培训),以省市县联动、市内外联动、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构建“ 产融共同体”,达成务实合作,取得双赢效果。在第一站走进章贡区活动中,参会金融机构与有关企业签约 9 个项目、签约金额 31.3 亿元。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地方金融组织必须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融资在保余额达 290.87亿元, 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达 7.84 倍, 比全省水平高出 1.48 倍。 全市融资租赁公司资产总额 76.35亿元,其中融资租赁资产 66.32 亿元;商业保理公司资产总额 11.53 亿元,发放保理本金 7.03 亿元, 受让应收账款余额 7.11 亿元。 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达 22.3 亿元, 贷款余额 17.59 亿元。市融担集团再获 AA+主体信用评级,成为全省设区市首家双 AA+主体信用评级的担保机构。
深赣金融对口合作迈入高速期
2 月初,广东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与赣州市、东莞市与吉安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出台;2 月 14 日,深赣对口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深召开,拉开了深赣金融对口合作的序幕。
作为深赣对口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州金融按照“ 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 的要求,
以市场化模式互通有无、互惠互利,走出一条携手推动赣南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3 月上旬,深赣金融对口合作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走进深交所” 培训活动、“ 险资入赣” 深圳专场活动、观摩企业上市仪式、“ 深圳创投日” 深赣合作专场暨 2023 年赣企融湾项目路演活动、
第 1 页 共 3 页
学习观摩“ 深圳创投日”,3 天 2 夜 5 场活动,为深赣金融对口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南方创新基金签约 20 亿元云端特种机器人装备项目落地南康区;中信证券辅导的拟上市企业 IPO 募投项目拟迁址落地于都县;赣州经开区与启赋资本组建双 P 基金,已落地 3 个项目;组织粤磁稀土、中新云农、旗岭食品、港嘉兴食品等企业与协会、投资机构对接;推动双 Q 业务、金融飞地合作事项⋯⋯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深赣金融对口合作正走深走实。
金融要好,人才助跑。为打造一支ZZ可靠、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的“ 金融赣军”,赣州金融监管部门积极选派金融干部远赴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学习。深赣对口合作的开展,为赣州金融人才的培养打开了“ 便捷通道”。赣州率先开展深赣金融系统干部跟岗实训。目前,第三批次跟岗实训干部已到深圳相关金融机构跟岗学习,累计派出 39 名金融干部。各县(市、区)与深圳 24 个金融行业协会已全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派出金融干部到深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