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6 月/28 日/第 005 版社会学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张娜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 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载体,其发展活力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成效明显,在推动就业、攻坚脱贫、疫情防控、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整合社会资源、深耕社区发展以及预防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出功能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社会组织释放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 十四五” 期间社会组织发展亟须关注的关键议题。本文将从创新和完善社会组织发展机制层面探索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有效对策。
第一,完善社会组织X建发展机制,使X建发展与社会组织业务发展协同融合。首先,发挥X建工作ZZ引领优势,在模范带头人培养、作风建设、发展使命等领域协同融合,可为社会组织发展奠定牢固基础,确保其坚定的ZZ发展方向。其次,发挥X建工作组织引领优势,与社会组织内部治理、资源整合、社会倡导等领域协同融合,解决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资源获取能力短缺、标准化建设缺失、内部治理规范化不足的发展困境,以促进社会组织业务发展活力提升。最后,发挥X建工作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完善“ 为人民服务” 的社会组织X群服务机制,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的通道,将X建工作的成效覆盖百姓生活细微之处,与社会组织的服务成效协同融合。
第二,优化社会组织“ 以评促建” 的激励机制。《民政部关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明确了以评估促改革、促建设、促管理、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的评估过程会吸引广泛社会组织参评,推动社会组织规模化的健康成长。差异化的评估等级则为社会公众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服务选择,社会公众可以依据评估认定结果,对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信息做出研判。积极的榜样示范效应,可以激励有能力的社会组织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赋予社会组织更多合法权益,打造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三,探索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具有本土实务经验及转化能力的社会组织人才队伍。一是通过项目化运作培育职业发展能力,社会组织人才骨干应具备精细化挖掘社会需求的能力、专业化干预服务过程的能力、科学化评估服务成效的能力。二是前置性培育专业的社会组织管理人才,依托高等教育,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效能。三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从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资源整合、项目开发、财务管理等领域,设置进阶式职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