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舟山日报/2023 年/8 月/23 日/第 008 版新区发现
同舟共“ 健” 向未来 人民至上葆初心
——舟山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五年成效综述
记者 沈晏 通讯员 高榕骏
回望过去五年,是X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舟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的执政思想在这个海岛城市深入践行。市委市政府率领万名健康卫士,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构建了优质良好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了海岛“ 互联网+” 数字化新路和医共体建设,筑牢了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墙,让海岛百姓享受到诊疗现代化、设施同质化、抢救海陆空一体化、小岛城市网络化的先进服务,缓解了长期以来因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各种海岛医疗问题。
不以海域广阔、岛屿众多而止步,力破“ 看病烦”“ 看病难”“ 看病贵” 的“ 舟山担当” 与“ 舟山智慧”,在中国海岛卫生健康事业中,书写了独一无二的舟山故事。
展望未来五年, 是X的二十大以后的五年, 是舟山全面推进海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五年。紧紧围绕X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舟山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满足百万舟山人对生命与健康的更高追求。
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健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通过健康核心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的健康水平。
五年来,舟山全面落实健康舟山 2030 行动,建成各类“ 健康细胞” 7000 余家,国家、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分别达到 72.72%、100%;在全省率先建设控烟限酒先行市,控烟成效连续三年排名全省前三;2022 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达 37.0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1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医疗硬件环境持续改善
2019 年 6 月 30 日,市第二人民医院由定海老院区正式搬迁至新城鼓吹山路新址。新院区总面积较老院区大了 6 倍,总医疗场所大了 3 倍。空间越大,细节越多,以提升住院质量为出发点,病区走廊装有恒温水箱,每层设置一台洗衣机和烘干机,活动室比以前大了一半。优美整洁、细节用心的新院区,让患者们赞不绝口。
不仅仅是市第二人民医院,环境越来越好,设备越来越强,是我市医疗机构体验者的共鸣。2018 年,市中心血站大楼启用;2020 年,舟山医院体检大楼、急诊大楼、传染病大楼投入使用;如今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紧锣密鼓,还成为全国首批“ 千县工程” 县级医院创建单位。一年一个新变化,五年实现新跨越,这些重要项目带来的变化让市民可感可触。
纵观全市,有一组数据,既亮出了舟山医疗卫生事业的家底,也展现了舟山医疗卫生事业的硬实力。截止到 2022 年底,舟山共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722 家,其中医院 35 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 家,村卫生室 233 家;全市开放床位 6464 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 5.55 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11171 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 3.81 人,位居全省第 4。一条条阳线,蓬勃,向上。
医疗软实力不断提高
除了硬实力建设,舟山医疗服务久久为功做好软实力支撑,让群众看病更有“ 医靠”。
五年来,舟山坚持以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舟山
医院、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舟山市中医院、普陀医院等顺利通过浙江省第四周期等级医院评审,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并持续强化清廉医院建设,大力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疗服务提升绝非“ 闭门造车”。各公立医院坚持“ 走出去”“ 请进来”,积极对外交流合作,寻求发展之路。定海区中心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普陀医院与浙大邵逸夫医院,岱山县人民医院与浙大二院,嵊泗县与浙江医院均签订了合作协议。8 月 15 日上午,舟山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浙大二院舟山分院正式揭牌成立,今后,海岛群众将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舟山的医疗矩阵中,公立医院推动软硬实力双提升,以各自的特色、特质与专业,坚毅地
走在海岛医疗服务新格局的第一方阵,成为保障居民健康的“ 定海神针”。
一批科研成果与人才脱颖而出,则是医疗事业叠代发展基石。五年来,舟山自主培养博士后
9 名、博士 20 余名、培养硕士 100 余名,1 人获评博士生导师;新增浙江省“ 551” 人才 26 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 1 名;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累计发表 SCI 论文 159 篇,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 17